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即开始的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生活,几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波及。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起初,由于十年期间积压了太多优秀的学生,以至于只能各省各自考试,时间上无法统一。后来,全国统一将高考日期定位每年的七月初。再后来,由于考虑到七月的天气过于炎热,不利于学生考试发挥,考试日期调整为每年的六月初。
一场特大疫情,让每年定在六月七八九日的高考再次回到七月份考试。这就意味着,学生又多了一个月的复习机会。有人庆幸,原本学习不好的、所谓的“坏”学生,这次可能就会金榜题名了。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一个月又有何意义?九年你都不努力,一个月能改变什么呢?
为了更清晰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聊聊高考制度的利弊:
在我看来,高考制度有利有弊。由于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实在过于庞大,因此考生也是最多的。显而易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更公平地在硕大的考生群体中选拔人才了。除了高考,别无他法。在千百万学生挤独木桥的过程中,留下的虽然不会全都是精英,但至少精英的比重会较高。再从这些大学生选拔人才,似乎命中率更高一些,这是高考制度的优势。但是,高考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中,也有很多都获得了非常成功。也许,这就是所说的:关上一扇窗口、也会打开另一扇窗户吧。
这一个月,也许会改变这一届所有学生的命运。因为高考并不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还要看录取排名。而录取排名不只是局部范围内同学之间的排名,更是一种全国院校的录取排名。也就是说,原本学习很好的同学,已经将弓拉满,只等六月初放箭。再拉一个月,不是弦断、就是力竭。而对于那些平时比较轻松的同学,这一个月可能正是努力的天赐良机。因此,很有可能打破原来的排名秩序。
对此,我觉得这是在原本不合理的基础上更加不合理了。并且,对于那些一直在努力的学生也是极其不公平的。要知道,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可不仅仅是学习好的,更需要充分认清这个社会、准确定位自己的人才。当高考已然临近,但依然未做好高考准备的同学,至少他们还没有准确定位自己。因此额外的机会降临到他们头上,可能也未必催生他们内在的潜力。
引起这番感想的感想,不仅仅是这次高考延期,更是前不久和医学院学生的一次交流。我惊讶地发现,在即将进入这个几乎是社会上最复杂的行业前,很多的同学都未做好准备。甚至,他们天真的以为,考试成绩好了,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我要说的是,学校书本上的内容只是医学的基础和皮毛。在临床实践中,你不可能拿书本照搬照抄去给病人看病。上班之后,同事关系、医患关系都是医疗中必要的掺杂因素。可以说,好医生一定是成绩优秀的,但成绩优秀的未必是一个好医生。因此,希望那些还在校园里天真浪漫的同学们早日成熟起来、早日肩负起保护人民健康的重任,也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
这场疫情的影响太大了,您有哪些话要说呢?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