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魔无情 医者暖心
2020年已步入4月,距离那个难以释怀的春节已经过去很久了,然而很多人似乎还没有从疫情带来的恐惧中缓过神来,不得不承认,这是我20多年来最“难忘”的春节。
年前我到姐姐所在的城市度假,本想和姐姐、姐夫一同回家过年,却意外因为疫情迅速扩散而滞留在姐姐家中。每天看着新闻中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字,我终日惶恐,担心自己或家人会不幸中招,成为其中的一员。
我的惴惴不安被姐姐看在眼里,她总会笑着安抚我说,放宽心,放宽心。奈何这种不痛不痒的安抚对我来说丝毫不起作用,我依旧如坐针毡,度日如年。
直到一天,看完新闻,姐姐关了电视,坐在我身边,“聊聊?”
我有点烦闷,但又不好拒绝,“好吧,聊什么?”
“我的病。”
我心里一沉,事实上,我们全家都很少提及姐姐的病。2017年初,姐姐确诊了癌症。在姐夫的陪同下,姐姐进行了手术,后来又辗转去了香港进行后续治疗,进行了多次放疗,持续服药,定期复诊,直到近两年才有所好转。
见我没有做声,姐姐轻声说:“我永远都忘不了,那是我离死亡最近的时刻,”她指了指自己的头,“本以为就是这里长了个小瘤,切了就没事了,没想到手术之后,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原来,那段时间,姐姐因为总是头痛、呕吐,去医院就诊,本以为是压力过大,却没想到在脑部发现了两颗肿瘤。很快,医生为姐姐安排了脑部手术,切除了一颗较大的肿瘤,并进行了病理检测,最终确诊为肺腺癌脑转移,并伴有ALK基因突变。
“当时真的很担心,我不停找人咨询、上网查资料,那时内地还没有针对ALK基因突变的靶向药,就感觉处处碰壁,很怕治不好,” 听到我们姐妹在聊姐姐的病,姐夫凑了过来,坐在姐姐身边,开始向我“大吐苦水”,“后来,我有个朋友说,香港可能有机会,所以我们就去香港,准备做最后的尝试。”
“事实上,手术之后,你姐夫并没有告诉我,我的肿瘤并没有好,”姐姐说道,“到香港之后,看到了医院上写着‘肿瘤中心’,我才恍然大悟,但他依然只搪塞我说,来这里只是因为听说这里的医生比较好而已。”
“他怕你知道了会惶恐吧,像我现在一样。”我说。
“是啊,我知道他是在保护我,但癌症并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我需要知道真相,才能不乱想,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所以,当我在香港治疗了两个月,身体有了一些好转后,我的主治医生曾伟光医生,在我复诊时向我详尽地说明了病情、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不过那时我自己已经可以感觉到身体情况在好转,所以也没有很害怕了。”姐姐认真地强调,“毕竟在‘病魔’面前,担心与害怕根本没有用,相信医生的专业,配合治疗,才能越来越好。”
治疗前后脑部肿瘤影像对比
后来,姐姐和我说了曾医生为她定制的治疗方案的细节,什么化疗、靶向药、很多术语,对我来说陌生而晦涩。看着面前的姐姐,我忽然很心疼,也很佩服,因为工作关系,姐姐和我们不在同一个城市,没想到她独自承受了这么多。原来,支撑她与癌症搏斗的武器,不只有医生高超的医术,更有她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不过,我运气也是很不错啦,曾医生的确是个很温柔的医生,那段时间也一直在劝导我。我也很相信他,所以现在我还是会定期去他那边复诊,就像去和老朋友聊聊天,感觉上见了曾医生,听完他的每一项叮嘱,就安心了,人也踏实了。”姐姐笑着说道。
“对你温柔,对癌症倒是蛮残酷的。”姐夫打趣道,“就像现在这些医生对待肺炎一样。”
我笑出声来,这是我从疫情爆发以来的第一次释然。
姐姐敲了敲我的头,笑道,“你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是学会相信,我相信我的主治医生可以治好我的病,所以我很坦然。希望你也坦然一点,这么多人在奋斗着,你也要相信他们呀。”
“嗯,知道了,谢谢姐。”
上图:接受治疗前的肺部影像
下图:接受治疗后27个月复查肺部影像
这个充满了坏消息的春节,似乎因为这场谈话,变得不那么寒冷了。原来,情况再坏,也总会有人,用自己的双手,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也总会有人,用他坚定不移的付出,在温暖着这个世界。
感谢姐姐,在我惊慌失措的时候,陪在我的身边宽慰我,谢谢你的温柔。
感谢曾医生,将姐姐从死亡边缘拉回来,让姐姐现在还可以在我身边开解我、陪我嬉闹,谢谢你的温柔。
感谢现在依然奋战在一线的所有医护工作者,在这场战“疫”中带给我无限的安全感和暖意,谢谢你们的温柔。
忽然觉得,有他们在,我真的可以“放宽心”了。
原文:好·在
图片:患者病历报告来源于香港综合肿瘤中心
以上内容为患者或家属自述故事,患者未匿名,报告为真实报告。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