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清明时节,养生正当时!这5方面你需要特别注意

2020-04-04   平遥中医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中医认为春季主肝。清明时节,人们的情绪波动,容易引发肝火上扬、伤肝阴,要注意以下5个方面。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自然节气。今年的清明节气是4月4日(农历3月12日)。清明处在仲春与暮春之间,此时温度上升,雨水逐渐增加。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中医认为春季主肝。清明时节,人们的情绪波动,容易引发肝火上扬、伤肝阴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平肝保暖

清明节前后为多变天气,气候温差较大,风大、雨多。外出扫墓踏青、户外活动时,应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助于身体健康。春季之风,多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等症状,外出时除了保暖,还要多饮水和注意休息。

中医五行归属,春与肝相应,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调养肝脏有“养肝”和“平肝”之分。具体方法有多种,如以味养肝、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肝主调畅情志,故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条达,如果与春天之气相违,少阳之气就不能够生发,会导致肝气内郁而生发疾病,故养肝以平肝为首要。

2注意心情舒畅

立春后阳气渐升,同时带到清气上上行,清明时节是阳气升发的节气,养生要清浊气。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勿轻易动怒。

运动方面可以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例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锻炼方式。清明时节,人们喜欢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等。不过正值新冠肺炎特殊时期,大家外出运动时,要注意防护,佩戴口罩。高血压人群尤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的情绪激动,以免引起血压升高。

3注意忌食“发物”

此节气多雨,故多潮湿,人体与外界相应,故也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寻麻疹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

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湿、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毛笋、羊肉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4注意饮食清补

我们说,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清明节气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之际,天气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阴雨绵绵,人体常会出现四肢酸困、乏力等症状,因而养血舒筋最为重要。在汤品调理中,除了要加利水渗湿的食材如白菜、萝卜、芋头外,还要适当加补益之品如桂圆、红枣等,以饮食清补为主。

5注意预防以下疾病

呼吸道疾病    

清明节前后,乍暖还寒的多变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呼吸道疾病会高发。要注意适当春捂,换衣不宜过早。

过敏性疾病   

清明节前后是花粉传播期,人体吸收了在空中飘浮的花粉,就容易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腔以及全身发痒等过敏性疾病。外出时,在草丛、树林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不要逗留太久,回到家后应及时洗脸、洗手。中午日晒最强,花粉的释放量也最多,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在此时外出。

风湿类疾病   

“清明时节雨纷纷”,潮湿多雨的天气,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更容易找上门,也更容易复发。因此要关注天气变化,保护好自身健康。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