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团队骨科战队凯旋归来
▲湘雅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长沙
▲湘雅骨科战队
“百年湘雅,矢志报国!”4月1日下午,随着湖南首位支援武汉的医疗专家、坚守72天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吴安华教授和在武汉协和西院区重症病房坚守55天的湘雅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30名队员抵达长沙,湘雅骨科援鄂护理团队已经平安归来,目前正在隔离的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单独隔离。 陈洁:终于回家了,感觉真好!
▲陈洁
这次出征武汉,我只是想尽可能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我这份职业该做的事情,但没想到受到这么多外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与支持。回长沙当天,医院让我们以最高礼遇回归湘雅大家庭的怀抱,令我无比的激动。可能这辈子就这么一次,人生的高光时刻用在此时一点也不为过吧!
▲陈洁在武汉协和西院湘雅病房
离开了长沙有多久,就有多少思念与牵挂,感谢医院大后方,非常荣幸自己是湘雅人,是湘雅骨科的一份子。2月7号出发时,各科室的主任和护士长们前往送行时说:没来得及给你们准备鲜花欢送你们,但是你们平安归来时我们一定手捧鲜花去迎接你们,拥抱你们。在武汉期间,护士长每天都会定时打卡嘘寒问暖, 科室领导也总是发消息关心我,问我生活上的需求,让我感受到科室的温暖。
▲陈洁、孙迟霞、刘梅合影
由于我们从疫区回来,为了更好的保护好家乡人,他们只能在隔离的酒店等着我们。当护士长喊出我的名字,看到科室领导和同事们来迎接我们的时候,我高兴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能平安回来见到大家的感觉真好!我们不能近距离的接触,就连科室准备好的鲜花都不能递给我们,更别说拥抱了,隔空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只能远远的看着我们回酒店房间。
▲陈洁的家人
我能安心在武汉度过五十五个日夜,离不开家人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当到达隔离酒店时,妈妈隔着车窗看到我,哭得像个泪人,我只能通过车窗远远地看着她,做手势让她放心。妈妈还为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红烧鱼块和拍黄瓜,也只能放到酒店自己去领取。尽管这次我们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但能看到我平安归来,他们心里才真正的踏实了!
此次武汉之旅,是我人生中一次最有意义的“跟团旅行”,能跟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伙伴们并肩作战,是我此生的荣幸,永生难忘!珍惜眼前、热爱生活,归来仍是少女!
姜晓凤:这次疫情成长了许多,希望以后再无此等危难
▲姜晓凤
3月30日那天,突然接到回家的消息,心里很激动,一个晚上都没睡好。在武汉工作50多天,刚来的时候肯定是害怕的,对家乡的思念无时无刻在脑袋里徘徊,后来忙着忙着大家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当说要走了的时候,大家突然都懵了,竟还有些舍不得。
▲姜晓凤(左)与陈洁
我们骨科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在抗疫紧张的时候,唐举玉主任通过视频专门为我们几位小伙伴送来了骨科大家庭的问候,希望我们能够在这里注意休息,做好防护,祝愿我们早日胜利凯旋、平安回归。
这里的患者都很淳朴,有位奶奶已经出院了,她得知我们将要回家的消息后,特意给我们打微信电话,哭着对我们说:舍不得你们走。之前她一直是在我负责的病房中治疗,因为开始的时候情况不是很好,她不敢告诉家人,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与她谈心,安慰她、照顾她。通过多天的悉心照料,慢慢地她的情况越来越好,到后来就出院了。
走的那天早上,武汉协和西院的同事们、当地居民、志愿者们都来给我们送行。过路的行人看到我们,也会停下脚步目送我们离开。这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湘雅人而感到自豪。
▲骨科护理团队
平安归来昨天终于回到长沙,虽然只在路过医院仅仅短暂的几秒钟,隔着车窗远远的与爸妈见了一面,看到我好好的他们就放心了。来到隔离的酒店,见到科室里的领导和同事们来看我,平日里很坚强的我眼泪瞬时绷不住了。
这次疫情从一开始报名时的不安,到后来战疫时的坚定,再到归来时的喜悦,大家都经历了许多、成长了许多。以后遇到这样的危难,我也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当然,我更希望的是从此以后再无此等危难。
刘梅:“家”的味道,让我收获满满感动
▲刘梅
我的进仓时间比较晚,一开始是给大家做防护督导工作。防护工作关系着每一位医疗队员的性命,每一天进仓前,医疗队员都要花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穿戴防护装备。当时我们要求每位医疗队员都要全面检查防护用品是否穿戴完整,相互之间还要仔细检查一遍,在我们防护督导确保没有疏漏之后,才能通过缓冲区,进入污染区。
▲刘梅在武汉协和西院湘雅病房工作中
后来我也进入了污染区工作,有位93岁的病人,现在已经出院了。当时她是病房里年纪最大的患者,有次我给她做完护理工作后,她突然对我竖起大拇指对我说了声谢谢。旁边一位病友也对我说,你们很棒,要做好防护措施,等病好了来长沙给你们送热干面吃。为病人做好护理工作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病人真挚的谢意,总令我十分动容。
▲刘梅
55天的武汉历程终于结束了,出发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这段日子流过的泪、流过的汗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回到长沙后,看到了50多天未见的家人们,在酒店等候我们的老师们、同事们,两个月以来第一次尝到“家”的味道,让我收获满满的感动。
回想这些天的经历,“英雄”的称号我是不敢当的。我们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我们本应该做的事情。休整过后,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希望这次疫情能早点散去。
孙迟霞:年轻人要站在前面,勇于担当
▲孙迟霞
在武汉,大家都肩负使命、责任重大,一开始压力很大,但一起工作的武汉协和西院的小伙伴们都非常优秀,我们在一起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大家都是顶着压力边做边完善,共同渡过难关。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的闪光点,临别之时,想着以后真的很难有机会再见面了,大家都很是不舍。
▲孙迟霞在武汉协和西院湘雅病房
这里的每个病人都很孤独、也很压抑,往往我们几句简单的问候和安慰就能给予他们很大的能量,让他们心情舒缓下来。帮助病人战胜新冠,不仅仅是照顾和治疗上要到位,对他们心理上的关怀和开导也同样重要。我们努力散发自己渺小的光芒,带给患者却是巨大希望和力量。
▲孙迟霞的丈夫高举迎接牌
回到长沙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己这辈子没受过这么大的礼遇。丈夫也来高铁站接我了,虽然不能见面说话,但他高举的迎接牌十分醒目,令我感到既好笑又感动。和自己1岁半的孩子也有50多天没有见面了,在视频电话里他还生气的叫我“阿姨”,一挂电话就不停的叫妈妈,对他真的感到非常愧疚。
▲孙迟霞与刘梅
这次疫情,感触最深的就是患难见真情,它对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严峻的考验,所有人都在为这场战役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力量,所有人都是英雄。在这个危难时刻,国家和人民需要我,是我的荣幸,我也很乐意做这些事情。这次经历给我很大的启发,我觉得我们年轻人就应该要多经历、多挑战,要勇于站在前面,敢于担当。
这次回归正常生活以后,我要更加好好珍惜生活、关爱家人,充实自己、努力工作,做更好的自己! 白衣执甲,英雄凯旋。经过55个日夜的奋战,湘雅骨科战队在武汉协和西院坚守到了最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抗疫取得圆满胜利交上一份“满分”的答卷。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