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宣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后,欧洲出现了暴发的态势,成为世界疫情的中心。
各个国家应对新冠疫情的做法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但是,以英国为首提出的【群体免疫策略】引发热议,这个策略靠不靠谱,是包括英国在内西方国家的“无奈之举”?还是一种科学的防疫措施?
3月12日英国公布了国内的抗疫方案。英国首相鲍里斯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英国进入抗疫第二阶段——“拖延”阶段(Delay)。
在鲍里斯结束新闻发布会后发了一篇文章,直接点出英国防疫策略的本质。简单来说,英国的防疫的策略是"严防死守,容忍疫情缓慢进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隐匿性感染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从而在人群中获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也就是通过群体免疫力(herd immunity)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
那么群体免疫策略真的有效吗?免疫力是如何战胜病毒的?关于免疫力的那些事,通过以下几个问题一探究竟。
01 、什么是群体免疫,这个方法靠谱吗?
英国政府采取这个策略背后是有理论基础。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普遍免疫可以形成疫情稳态。实际上,这次新冠疫情同样也存在着大部分感染患者为无症状或仅为轻症,可以在不经治疗或者对症治疗后自限性痊愈的特点。因此,通过放开疫情的防控,让大量人口感染后自愈获得免疫力,然后集中医疗力量救治人群中的危重症患者,也就是说不在防“感染”上花成本,而尽在防“死亡”上花成本。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不会因为严格的管控措施牺牲社会活力和经济发展,尽量减小抗击疫情的代价,这就是英国所行策略背后的逻辑。
然而,这样的一种“群体免疫“方式看似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从目前西方国家水深火热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02、人体的免疫力如何发挥防御作用?
新冠病毒的感染来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遇,也许是咳嗽或喷嚏带来飞沫,也许是一次接触后没有洗手就揉眼睛。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之所以传染性强,是因为他们带着一把特殊的钥匙: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利用这把钥匙可以迷惑细胞中的识别蛋白,侵入细胞内部。病毒进入细胞后,将整个细胞变成病毒的生存基地,于是成千上万的病毒被制造出来运输到体外,继续感染其他的细胞。
在和病毒战斗中被感染的细胞,会向人体免疫系统发出警报,接到警报后首先加入战斗的是体内日常巡逻的白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力军,以多种形态存在,具备不同的功能:
① 自然杀伤性细胞:直接对被感染区域进行无差别攻击,导致大量病毒和细胞分解死亡;
②单核细胞:是一种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对病毒和感染细胞进行吞噬;
③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存在于淋巴滤泡中,陆续加入抗击病毒的战役。巨噬细胞同时会将病毒入侵的信息,上报给人体总司令“大脑”,大脑迅速做出反应启动人体紧急响应。开始出现各种全身反应症状。体温开始升高体内环境不再适应病毒活动,并伴随浑身酸痛、嗜睡等。
03、为什么重症患者会因为免疫系统过激反应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而死亡?
此次新冠肺炎的狡猾之处还在于它们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让免疫系统发生错误的判断,把部分正常的人体细胞当作敌人攻击,于是原本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感染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对病变部位的错误攻击,病情加重。
其中有一部分的重症患者,由于免疫系统过激反应,在和病毒战斗的免疫细胞,会不断释放一种细胞因子,召唤更多的免疫细胞。这些被召唤的细胞也会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继续召唤更多免疫细胞前来参与战斗,形成细胞风暴因子。免疫细胞过渡兴奋,误判下疯狂攻击肺部细胞,导致肺部发生纤维化,患者无法呼吸窒息而死亡。
因此:细胞因子对人体不利,在血清中浓度越低越好
04、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率很高,免疫系统是如何帮助患者治愈的?
大部分患者是轻症患者,感染后及时就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通过专业的医疗设备和药剂,就能给免疫细胞争取时间提供能量,帮助它们继续战斗直至胜利。于此同时,免疫细胞中的精锐部队“T细胞和B细胞”的协同作用下,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用来鉴别和中和细菌、病毒等外来物质。因此人体也就获得了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因此:人体免疫球蛋白浓度越高,免疫细胞越强大,人体的免疫力就越强.。
免疫力如此重要,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免疫力?
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同时也是重症患者中比例居高的人群。
医学专家推荐,没有快速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日常生活习惯很重要:适量的运动、多运动、健康的饮食以及充足的睡眠。
针对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医学也建议另一种有效的方法【长期低流量家庭氧疗】。有临床数据表明长期低流量进行家庭氧疗将有效提高体内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同时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得知免疫力是抵御一切感染性疾病的根本,提高免疫球蛋白浓度、降低细胞因子浓度将有效提高免疫力。长期低流量家庭氧疗是疫情后期有基础性疾病及老人群体提高抵抗力的首选方式之一。
素材来源:锦鲤青年工作室
文献来源:曾剑儿,《长期低流量氧疗对COPD患者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甘肃医药, 2014年第33卷第1期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