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高龄老人髋部骨折,关节科成功为其进行髋关节置换术!
一、患者病情介绍
患者邹某于2019年10月28日凌晨上厕所时不小心摔倒,当时右侧髋部剧烈疼痛,不敢活动,无法站立,家属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至我院急诊科进行诊治,随后转至关节科病房。
二、多学科讨论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患者入住关节科后,确诊为“股骨颈骨折”,科室汤守营主任考虑到患者年近百岁高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都各有利弊,如果诊治方法不当极易引起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方案一:保守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率高。
方案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需长期卧床休息,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右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重度】、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泌尿系感染)加重原有内科疾病或静脉血栓致肺栓塞等风险高。
方案三: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高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再次翻修手术可能性小,可给予生物型人工关节。
为了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多方考虑,最终确定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尽管手术风险较高,但是能够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骨性关节炎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首选适应征,其它依次为骨无菌性坏死(如股骨头坏死等)、某些髋部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良性和恶性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总之,只要有关节破坏的X线征象,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而且通过其他各种非手术治疗都不能得到缓解的疾病,都有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指征。
术前图像
术后图像
三、手术治疗效果
经过术前详细、充分的准备,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未出现“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栓塞”,等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第三天,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助行器下地行走,于2019年11月14日出院。
四、如何预防髋关节骨折
1、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首先,是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轻微跌倒即可发生骨折。股骨颈骨折后,该部位血运较差,若骨折处理不及时、不适当,都会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其次,也与老年人岁数较大肢体协调能力下降易跌倒等因素有关。
2、老年人预防股骨颈骨折的方法?
01、注意防滑,预防摔倒。相关资料表明跌倒是导致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在雨雪天气时应该尽量少出门,年龄较大肢体不协调的老年人,走动时要在家人陪同下,防止跌倒摔伤。
02、适量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研究表明骨骼的机械应力可促进骨细胞再生,提高骨质含量;适量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可以接受较多的阳光照射,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提高钙的转化利用,可预防及减轻骨质疏松,防止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发生。
3、科学合理补钙。
老年人因钙的吸收与利用率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钙及维生素D的食物,更好地促进钙质的吸收与利用。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