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25日电 (马秀兰 甘超逊)近日,写有“同饮一江水,沪汉一家亲”、“武汉加油”等祝福语和数百名医护人员签名的援鄂医疗队队员袖标、队旗,被国家一级档案馆——武汉市档案馆作为抗击疫情档案永久收藏。
3月17日,各地援鄂医疗队开始分批踏上归程。23日,武汉市档案馆疫情防控档案收集工作专班人员赶往驻地酒店,接收仍坚守在这里的上海医疗队捐赠的队旗、袖标。
酒店前的空地上,援鄂医疗队员们正在合影、签名留念。他们大多是年轻的医护人员,虽然带着口罩,但一张张汗水洗刷后稚气未脱的脸上,洋溢着战斗后胜利的喜悦。早已等候在此的上海德济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郭玉石护士长拿出了他们医疗队的队旗,上面密密麻麻留下了来自全国多家援鄂医疗队队员的签名和祝福。来自天南地北的他们,把在救治一线洒下的汗水、在ICU病房的日日夜夜,都浓缩在这面鲜红的队旗上。这面队旗他们原本要带回上海去的,作为医院的“镇院之宝”,后来他们觉得队旗能够成为这座城市的战“疫”记忆被档案馆永久收藏是一种荣幸,很有意义,毅然决定捐给武汉市档案馆,也为自己留下了一份永恒的回忆。
郭玉石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他所在的上海德济医院援鄂医疗队是上海向武汉派出的第一支社会医疗救援队。郭玉石动情地说,自己在武汉读的大学,昙华林、江滩是常去的地方,对武汉有特别的感情。这次武汉突发疫情,他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加入援鄂医疗队踏上赴武汉的征程。他所在的医疗队被分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距离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只有1.2公里,是武汉首批发热定点医院,是处在新冠肺炎风暴眼的医院,他们医疗队在这家医院的ICU病区已经工作了整整40多天。虽然武汉不少医院逐步恢复正常门急诊,但是郭玉石他们这支队伍还将坚守到最后。
来时寒霜飞雪,离时春暖花繁。正是因为有了各地医疗队的“逆行”支援,拼命打赢这场生命保卫战,武汉才能迎来战“疫”的春天。这些援汉医疗队员们的袖章、集体签名防护服和旗帜等实物档案,承载着这一段珍贵历史,武汉市档案馆将永久收藏。
一件档案,就是一段动人故事。以档为凭,武汉市档案馆正全力收集抗疫档案资料,以档案记录这个春天的来之不易,用档案留存武汉这段可歌可泣的战疫记忆。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