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除夕夜上海启动疫情的“一级响应机制”。
3月24日零时起,调整为二级响应。前后整整60天。
从过年到今天,停摆的“大上海”散发出她的另一种魅力。
在大疫面前,上海人民表现出了这座城市的高素质和大智慧。
还是在那个除夕之夜,一声令下,上海的136名医疗队员暗夜逆行,驰援武汉。
上海的各大医院为武汉输送了1200余名医护工作者。精锐尽出,充分体现了“饱和式救援”的力度。
但是,上海的医疗防卫力量因此松懈了吗?并没有。
今天我们回顾这60天的经过会发现,白衣战士所搭建起来的“魔都结界”如神话一般矗立,固若金汤。
医哥所在的上海市同仁医院位于上海长宁,是长宁区的一所二级甲等医院,虹桥枢纽附近唯一的综合性公立医院,扼守市区的西大门。
1月15日,上海市同仁医院的于亦鸣医生发现了上海首例输入型新冠肺炎患者,拉响了上海保卫战的警报。于亦鸣医生也因此被称为——“上海之眼”。
60天内。同仁医院确诊新冠病例28例,零漏诊,零院内感染。
医疗资源高度发达的上海,同仁医院远远达不到一流的水准。但即使只是一支偏师,在保卫上海的战疫中,战斗力爆表。
“背后就是魔都,一步都不能退。”
上海之眼,龙城飞将。
其实作为医务工作者,谁不想上武汉前线。在疫情发生以后,要求上前线的信件就像雪片一样飞到各级党支部。但是,大战当前,服从统一指挥和命令。驰援武汉是有担当,守卫上海是负重任。
识大局,听指挥,是上海人的优良素质。
医疗战线如此,其他战线同样如此。
启动“一级响应”那天起,史上“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措施”来了——对重点地区来沪人员,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14天;交通道口卫生检疫;取消各类大型公共活动;健康知识普及等等等等……
上海加大对来沪社会车辆筛查力度,在进入上海的全部144个公路道口以及60个无名小路道口实行监测。逢车必检!
上海关闭了4200多处旅游文化设施,关闭了121家剧场,包括迪斯尼乐园……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延期开学,全面推进网课。
居民社区增加消毒频次、如实登记租客信息。具体登记内容为租客姓名、来源地、联系方式。对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租客,进行排摸。
民警、疾控、社区工作者,和医护人员一样,都站在抗疫的一线。筑成魔都的防疫结界。
整整60天,上海保卫战的成果如何?
早在疫情期间,上海就已经开始了在防控的同时,逐步复工。
疫情要命,不复工同样要命。
今天的上海,工业企业复工率99.5%,购物中心和物流复工率100%,超市卖场复工率99.1%,菜市场98%,餐饮服务65.1%,美容美发43.1%,家政服务41.2%。
以上海人的自律,走在全国前列的全面复工,给全国提供一个好的样板。
现如今,上海的防控等级调整为二级响应。防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防国外输入型病例。疾控、医院都已经把防控的战线前置到两大机场。
援助武汉的英雄们已陆续凯旋。但是上海保卫战仍将继续。上海的医疗卫生战线,会坚定的“打满全场”。请上海人民放心。
一边是严控输入型病例,另一方面工业、商业、学业都将有条不紊的逐步恢复正常。考验上海人民智慧的时刻又到了。但是,对于结果,我毫不怀疑。
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上海依然是开放的上海,包容的上海,这里从来没有围墙,从来没有封路,但上海有一道无形的天然结界。
每一个上海人,都是“魔都结界”的一部分。
阳春三月,上海的樱花,也开了。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临。
关注医哥,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 私信联系我。 我会尽快处理,感谢理解。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