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阳春三月,生机盎然,令人向往的春天已来到。全国的新冠病毒疫情抗击战,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朝着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不断发展。目前,国内虽已度过疫情高峰期,但医护人员们心底的弦仍紧绷着,丝毫没有放松。他们依然枕戈待旦,严防着外来病例的输入。作为一名增援感染一线的护士,航空总医院三病区王燕丽护士在这里,谈了自己在感染一线发热门诊工作中,最深的两个感悟。
脱防护服像拆“弹”
王燕丽护士工作中
今年疫情期间,在得知医院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一线急需护理团队紧急支援后,我退掉了年前就订好的回家火车票,在未与家人商量情况下,立马报名参加感染一线增援。
根据医院的统一安排,我成为医院第七批增援小组工作人员。在进入感染一线前,我最难忘的就是老师们耐心给我们做岗前培训和工作要点培训。
培训中,医院感染管理处和护理部的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新冠病毒肺炎诊疗的每一版知识及差别,穿脱防护服的注意事项和各种细节。培训老师强调说:“防护服穿不难,但脱防护服必须十万个小心,要像拆“炸弹”一样对待它,做到步步到位,每一步都要七步洗手法。”
正是这份千叮万嘱,每天工作中,我们穿脱防护服都特别严谨细致,严格规范。尤其是脱防护服这一关,成了我们每天小心翼翼严格遵守的一项操作。
每天下班时,我们要经过四道门才能从污染区进入清洁区。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遵照每个区域墙上贴着的脱防护用品处理流程和要求,把穿在身上的一层层防护服、隔离衣、面罩、护目镜、帽子、防护口罩、靴套、鞋套等,按照不同的区域和要求脱下来,放到指定的垃圾桶或回收桶内,中间还要完成十几次的洗手才能回到清洁区。其中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细节是要重点保护我们的面部和口鼻不要受到污染,防止脱的过程中有扬尘和触碰这些部位的动作,所以摘除护目镜和脱帽子、口罩时,我们都是闭着眼睛的,我们不会让可恶的“新冠病毒”有机会趁虚而入。经过几次的穿脱,我们不但熟悉了所有流程和操作注意事项,也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为了确保每位一线人员防护到位,每天上班前,和下班时,都有医院感染管理处和护理部的老师,不辞辛苦隔着几道门在一旁监督指导我们穿脱防护服,生怕我们哪一步不小心做错了,把“炸弹”带回家。这样的严格规范,为感染一线工作,筑起了安全屏障,也让我们充满信心去工作。
采咽拭子要注意细节
王燕丽护士和战友们在一起
另一项令我感悟最深的工作,是咽拭子的采集。记得上班第一天,我就是咽拭子班。当天,120救护车送来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已经82岁,是家属推着平车送进来的。家属说,老奶奶发烧两天了,咳嗽伴白痰,纳差还呕吐,最高体温38.5℃,意识有些模糊。因此家属挺担心惊慌,把老奶奶送到了我们医院发热门诊。
我看老奶奶昏沉嗜睡,就仔细询问家属,才得知老奶奶昨晚失眠,家属给她自服了一片助睡眠药物,因而导致了老奶奶目前的沉睡不醒。
随即,家属挂号后,医生检查开具了医嘱,老奶奶需要进行抽血化验及采集咽拭子检测。因为老奶奶不能自理,于是我把治疗盘和试纸盒等采集物品拿到治疗室外面老奶奶的床旁。
由于老奶奶没办法配合,一直肌肉较劲,导致胳膊弯曲,血管不是很明显。我戴着双层手套摸着血管进行操作,在两位家属全力配合下,我终于克服困难完成采集。此时,我的护目镜已有了一丝雾气,透过模糊的视线,我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开始进行下一步新冠病毒咽拭子的采集操作。
此时,老奶奶体位呈仰卧姿势,经验告诉我,这种体位对于意识模糊的人来说,很容易舌后坠。这无疑又增加了采集标本的难度。为了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同时不让老奶奶出现强烈的干呕反应,我取来了一个压舌板,让家属帮忙配合,让老奶奶侧身来完成采集。此时,穿着厚厚防护服的我已经汗水浸透衣衫,但为了标本采集的准确性,我仍然一丝不苟按照规范操作。最后,我终于完成了老奶奶的标本采集。等所有标本采集完后,我又赶紧联系辅医,请辅医陪老奶奶行CT检查。后来,通过了解得知,老奶奶经过严格筛查,最终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得知这个消息时,我们都松了一口气。想到自己为老奶奶和她的家庭排除风险疾病尽了力,我心中也感到别样的慰藉。
在感染门诊工作的日子里,战友们那种不畏风险,不服输,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块使的精神,特别令我难忘。有这样的一群战友,还有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所有为抗疫共同努力的全国同胞。我坚信:雾霾终将会散去,美好春天的日子,一定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如期而至。
(王燕丽/文 田琨/编辑)
身心护佑 健康同行
原标题:【护士手记】 感染一线护士:脱防护服像拆“弹” ,采集咽拭子要注意细节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