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丨你有多久没有睡个好觉了?
你,有多久没有睡个好觉了?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可见睡眠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人一直窝在家里,除了吃饭就是睡觉或玩手机,这种安逸的生活并未让大家睡得更好。很多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担忧,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失眠,严重还可能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尤其在疫情期间不利于维持身体免疫力。
那究竟怎样算“失眠”呢,又要怎样才能“睡个好觉”呢?
一、失眠的定义
失眠通常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二、失眠的症状
怎样算是失眠呢?专家说,有以下情况都算失眠:
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30分钟;
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3次或早上醒得早;
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5小时;
日间残留效应:白天觉得累、情绪不好、记性不好或者嗜睡等情况。
三、失眠的干预措施
对于出现睡眠障碍的人群,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1、保持规律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减轻入睡困难问题,同时也能加深睡眠。但睡觉前两小时内不要做体育锻炼,不然会因为过度兴奋或疲劳而影响睡眠。
2、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每日早晨按时起床,不要计算晚上共睡了几个小时;白天的小睡时间不宜太长;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再使用电子产品,尤其是疫情期间,睡前不宜过度关注疫情消息,以免造成心理负担。
3、改善睡眠环境:保证居住环境舒适安静,避免受到光线和声音干扰。卧室温度适宜,尽量拉上窗帘。
4、改变饮食习惯:有睡眠障碍的人要少喝茶和咖啡,晚饭不要吃太油腻,不要吃得过饱,晚餐适当多吃点碳水化合物,睡眠会更好。
5、药物治疗:当失眠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时,用一点药物帮助睡眠也是可取的。但该服哪种安眠药,一次服多少量,服多久的时间,一定到正规医院由医生判断。
6、心理治疗:不少睡眠障碍最主要的诱因和精神心理有关系。比如,压力大、紧张、焦虑等,都会导致睡眠障碍。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睡眠,一定要调整心情,放松心态。如果无法自我调节,接受正规的心理咨询和疏导也是一类有效的失眠应对方法。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公认的健康标准,尤其在疫情期间,良好的睡眠质量对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息息相关。然而,作为我们健康守护者的医护人员,睡眠状况却令人堪忧。据《2019中国医务人员睡眠白皮书》显示,49.35%医护人员表示自己有睡眠问题,日常平均睡眠不足6.5小时。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睡眠健康的关注意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党委“守护心灵之白衣战士关爱行动”再度出发,心理行为医学科积极响应,开展了“健康心理 良好睡眠”睡眠情况在线筛查,以及心理行为医学科主任温金峰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开展了《关注睡眠 关注健康》的睡眠专题讲座。
温金峰提醒,改善睡眠质量要从自我调节做起,培养正确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自我调节无法改善时应及时就医。
春暖花开,希望失眠患者可以睡个好觉、拥抱美好睡眠。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