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6个“养生窝”,拍出6个好处,赶走小病小痛!
多数穴位暗藏在骨骼的间隙和“凹陷”的窝里,我们艾灸、针灸后会有全身舒畅的感觉。中医认为穴位有三大作用,让经络之气聚于体表,让疾病反应于体表,便于外力施术。除了艾灸、针灸,日常我们拍拍“健康窝”,能预防小病小痛,小病痛少了,大病自然就没了。
1 眼窝——安神明目
眼窝附近穴位非常密集,攒竹、丝竹空、睛明、四白、承泣穴都聚于眼窝位置,长按有很好的明目降浊的功效,眼睛疼痛和眼部疲劳都可以经常按揉,还对视物昏花有极好的作用。
功用:明目降浊
按揉方法:
用指腹从上眼眶到外眼角,再经过内眼角以顺时针方向按摩,注意按揉眼部力度要轻。
2 颈窝——降痰宣肺
在颈窝的位置有个天突穴,气喘、咳嗽、咽喉肿痛、呕逆都用它,能在按揉时配合吞津之法,效果更佳。
功用:宽胸理气,降痰宣肺,通利气道
按揉方法:拇指或食指轻轻按揉,以斜下45度角,按揉3~5分钟。
3 腋窝——宽胸理气,通经活络
腋窝有支配上肢的神经和血管,窝内还有淋巴结群,汇集胸壁和背部的浅层淋巴,医者称其为“人体三大保健特区”。极泉穴在腋窝顶点,是心经气血循行的开始,主治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
功用:宽胸理气,通经活络
按揉方法:双手交叉于腋窝,四指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10次,有酸、胀、麻感为宜,共计100次;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拍打法,四指并拢如手握鸡蛋,虚掌拍打上肢侧面,使其发红即可。孕妇和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肿瘤有淋巴转移患者,不禁拍腋窝。
4 肘窝——清热和胃,通络止痛
肘窝容易与腋窝一起窝藏邪气,容易引发局部的病变疼痛,手臂内侧心包经、太阴肺经、少阴心经循行,心肺、心包的病变也同样会造成气血凝滞。肘窝有尺泽、曲泽两穴,对咳嗽、气喘、心痛、心悸,胃痛等均有作用。
功用:清热和胃,通络止痛
按揉方法:用掌根拍打肘关节外侧,由轻到重均匀拍打100次。
5 腰窝——舒筋通络,散淤活血
腰窝也是“腰眼”,别名鬼眼,主要治疗腰痛,尿频,月经不调、带下,日常不良坐姿、过度劳累、外力影响都容易使腰部出现疼痛,按揉腰眼,可以舒筋通络,调和内脏。
功效:舒筋通络,散淤活血
按揉方法:双手搓热,放置与后腰,由上向下擦揉30~50次至腰部发热。
6 腿窝——缓解腰背痛
腿窝有由屁股进入小腿的血管和神经,有重要的血管神经、淋巴结、动静脉,在腿窝中有一个委中穴,膀胱病、小便不利、腰腹痛、丹毒、小腹偏肿者都可以以手按之。
功效:利膀胱,缓腰痛
按揉方法:曲腿找到“窝眼”,双手搓热后,放在腿窝捂按3~5秒,按揉100次。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