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好痰可以测新冠,还能筛查肺癌,您知道怎么吐吗?

2020
03/23

+
分享
评论
生物医疗小白
A-
A+

痰液,我们大家都司空见惯,是从口腔中咳出来的,正常情况下很少甚至没有,如果是吸烟人群,咳痰就比较多;当出现病变,如肺部炎症、肺结核、肺癌等,痰量会很多,甚至颜色、性状也较之前发生改变。

常言道,“百病皆有痰作祟”,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其中隐藏着疾病发出的早期信号,因此常常医生会嘱咐患者做个痰液检查,以确诊是何种呼吸系统疾病。

痰液可用于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尤其是下呼吸道疾病,诊断价值极高。比如,肺结核的鉴别诊断就一直是围绕着痰液样本展开,包括痰涂片,痰培养,以及痰液的核酸检测等;不仅如此,新冠病毒的检测也离不开痰液,新冠病毒诊疗第六版指南特别指出: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2月2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与武汉金银潭医院在medRxiv预印本平台上发表的文章再次证实,痰液样本优于咽拭子,进行2019-nCoV检测更准确,便捷。

痰液样本除了在病原体方面的应用,还可以用于肺部肿瘤的诊断。所谓肿瘤,简单的讲就是肿瘤/癌细胞失去正常细胞的调控,发了疯地生长。肿瘤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肿瘤脱落细胞,我们通过寻找肿瘤脱落细胞,就能对患者进行鉴别诊断。肺癌患者咳嗽时,肺癌细胞会随着咳嗽动作和痰液一道被咳出,因此痰液中含有肺部癌变产生的癌细胞。所以说痰液是用于肿瘤检测很好的样本。

传统的痰液肿瘤检测就是通过显微镜的成像放大效应,把细胞放大,然后肉眼观察细胞形态,来鉴别正常细胞和癌细胞。该方法容易受到细胞数量、细胞结构完整性和制片技术等影响,而且细胞在从人体组织中脱落后很容易出现变形甚至破碎,致使诊断灵敏度很低(5-20%)。

另一种就是高灵敏的分子标志物的方法-抑癌基因DNA甲基化检测。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的表达是被它的抑癌基因控制住的。细胞癌变主要原因是原癌基因失去控制,癌细胞疯长,那么抑癌基因的功能为什么丧失了呢?研究表明,主要的原因在于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发生了异常高甲基化。因此抑癌基因DNA甲基化成为肿瘤检测的新型分子指标。

抑癌基因DNA甲基化检测能够提高肿瘤痰检的灵敏度,但是当咳痰方式不规范,咳出来的肿瘤细胞很少,就会影响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那么我们说怎么吐才是最好的痰呢?下面小编给大家附上标准的痰液采集步骤:

第一步:咳痰之前一定要漱口。将口腔内的唾液和喉头的痰液吐出弃去,保持口腔清洁,这样可以避免口腔内的细菌和杂物污染痰液。

第二步:留痰标本时,先深吸一口气,在呼气时用力咳嗽,尽量咳出气管深处的痰。老年人咳嗽无力时,家人可以帮助老人拍背,通过拍击背部时产生的震动,使附在气管、支气管、肺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此时痰液容易排出。

第三步:将痰液吐入收集容器内,注意应尽量防止痰液中混入唾液和鼻咽部的分泌物。

小建议:

往往一次咳出的痰液中的肿瘤细胞含量是不够的,就需要多次咳痰,收集多天的痰液。另外,痰液的保存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选择含有保存液的管子。保存液能够保证样本质量,支持常温保存,7天内有效;疫情期间,请务必选择含细菌、病毒灭活成分的保存液,能够有效灭活细菌、病毒(新冠病毒),保证人员安全。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新冠,肺癌,筛查,痰液,肿瘤,细胞,口腔,检测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