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
心诚学院由华医心诚医生集团开办,并设立“才俊讲堂”栏目,邀请行业心血管青年才俊讲授相关课程。
本期继续分享华医心诚医生集团专家孔令秋“十大基本功”系列课程第五讲《超声医师如何评估及理解心脏舒张功能》的第四节《如何解读超声报告?—— 病例解析(一)》。
华医心诚医生集团专家孔令秋:如何解读超声报告?—— 病例解析(一)
本节课同步字幕:
病例一:
● 23岁男性患者,当地医院诊断为“房间隔缺损”。
● 超声结果显示房间隔缺损直径10mm,肺动脉收缩压100mmHg,房间隔缺损大小与肺动脉压力不匹配。
● 建议患者做CT、心导管检查等。
CT检查显示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肺动脉只发出右肺动脉,没有发出左肺动脉,因此两侧肺都处于高灌注状态,需要外科治疗。
病例二:
● 62岁男性患者,右心室增大,三尖瓣轻度返流,小房缺,未见明显的其他分流。
● 建议患者做CT检查。
提示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左侧肺静脉血完全回流到心房。
(二)心室肥厚(LVH)报告中的问题
胸片、超声(ECHO)、心电图(ECG)、磁共振(MRI)等均可用于诊断LVH,但哪一种诊断方法更为可靠?依次比较来看:
ECG和ECHO诊断的LVH是指南唯一认定。
ECHO/ECG/MRI谁说了算?
存在两大认识误区:
✘ 关于LVH,ECHO比ECG更具说服力。
✘ 单纯靠ECHO检查中的室壁厚度,评估是否存在LVH。
① 指南推荐最常用的是ECG。
通过两个指标,即SV1+RV5,Cornell电压-时间乘积,来进行综合判断。这在国内外的高血压管理指南中都是承认的。
② 超声中最常用的指标是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不是室壁厚度。
ECG测得的左室高电压、ECHO测得的室壁厚度,只是一些简易指标。
③ ECG/ECHO诊断LVH各有优缺点:
ECG:有百年的历史,较为普及、更常用。
ECHO:反映心室肥厚程度和心功能状态。与ECG互为补充。
MRI:是鉴别诊断的方法。
检查方法检查目的ECG作为初筛的手段ECHO作为诊断的手段MRI鉴别病因
病例一:
● 29岁女性患者,典型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
● 室间隔比左室后壁厚很多,左心室流出道血流明显加速,二尖瓣典型SAM征。
病例二:
● 42岁女性患者,心尖部明显肥厚,考虑附壁血栓形成,房室瓣返流。
● 但没有发现室壁瘤形成,心电图正常,无法给出确切诊断。
● 建议患者做其他检查。
经过血常规检查,发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怀疑Loffler心内膜炎,即所谓的“嗜酸性粒细胞心内膜炎”。
病例三:
● 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
● 体格检查及心电图:
舌体胖大,有齿痕。肢体导联重度低电压。
● 病因学确诊:
根据病因学分类,M蛋白血症可分为多克隆性及单克隆性两种。
多克隆性,由慢性肝病、迁延性感染等导致。
单克隆性,由肿瘤增多引起。
对该患者做骨髓涂片及活检,显示是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全身性的系统性淀粉样变。
诊治思路:
心室腔不大伴进行性难治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伴心电图低电压,应考虑患者存在浸润性心肌病的改变。最常见的是心肌淀粉样变。该病例提示我们,除了超声和磁共振,心电图的帮助也很大。
病例四:
● 80岁女性患者,反复胸闷胸痛,典型的心电图异常,T波明显倒置。既往冠脉CT和超声为阴性。
● 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但左心室造影可以看到显著的心尖部室壁膨出,左室中段变细,考虑心肌肥厚。
● 超声造影检查提示患者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即所谓的“山口综合征”。
● 该病在日本人群中报导很多。进展期一般无症状,晚期出现典型的心尖室壁瘤,甚至破裂的征象。一旦出现室壁瘤,提示预后不佳。
● 该病例也提示我们,一定要看心电图。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审校:张晓冬┆编辑:徐凌一┆来源:心诚学院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