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柏蓝2020年第260篇文章
本文1532字,阅读全文约4分钟
来源:赛柏蓝 | 作者:阿妮娅
发挥中医药作用,点名16个项目
昨日(3月16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关于公布上海市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科研攻关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显示,此举意在贯彻关于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坚持中西医结合”的讲话精神以及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和诊疗救治工作时提出的“要加快药物研发进程,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要求,要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为此,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紧急启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科研攻关项目。经专家评审,决定“中西医协同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等16个项目列入本次科研攻关项目计划。
赛柏蓝梳理后发现,此次科研攻关项目共有16个 ,共提供经费200万,由临床研究、药物研究、文献研究、其他四部分组成;其中,荆银颗粒、六神丸、盐酸麻黄碱、扶正化瘀片等药物被纳入新冠肺炎的药物研究中。
此外,中西医协同防治也是此次科研攻关项目的重点。
据了解,上海卫健委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科研管理规定,切实加强项目及经费管理,按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计划,第一时间服务临床,切实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人民的希望,淹没在众多研究中
疫情迅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边界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新冠肺炎有关的临床试验正在蓬勃兴起。
截至今日(3月17日),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以新型冠状病毒”为关键词的注册试验项目达到447个,赛柏蓝粗略估计,已有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血必净注射液、糖皮质激素、痰热清注射液、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固表解毒灵、宫血干细胞、金叶败毒颗粒、托珠单抗、脐血NK细胞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大剂量维生素C、“火神颗粒”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
但已经有专家提出了隐忧:有些研究的样本量明显不够,可能因把握不足而难以获得预期结论。如果100多项研究都满足样本量要求,显然不可能有这么多患者。事实上,研究的数量还在增加。
情况确实如此。2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 · 艾尔沃德(Bruce Aylward)透露,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牵头人、中日友好医院曹彬说其项目现在招募病人变难了,不仅是因为病例减少了,同时诸多没有太大希望的其他研究挤兑了试验资源。
正如业界的评价:瑞德西韦——人民的希望淹没在271项研究中。
此次,上海卫健委着重点名16个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科研项目,要求按时高质量的完成项目计划,第一时间服务临床,或许加速涉及的四款药物应用于新冠肺炎防治的临床。
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不亚于特效药
在这次中国抗疫战争中,中医药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深入介入诊疗全过程,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抗疫“中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湖北省中医药使用率累计达到91.91%,方舱医院中医药使用率超过99%,集中隔离点中医药使用率达到了94%。
今日,据人民网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受访时表示:目前,全国有4000多名中医医务人员在一线抗“疫”,确诊病例90%以上都有中医药介入。中药在减轻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改善肺部炎症的吸收,加快病毒转阴都有明显效果,尤其在防止轻症转重症方面起到了“阻击手”的作用。
在谈到“特效药”的问题时,张伯礼介绍,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目前确实没有特效药。中西医结合提供的是一个有效的方案,目前看,这种方案的疗效并不亚于特效药。
此次,上海市着重攻关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科研项目,是一个开始,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做出令人信服的临床数据。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