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r小鱼
大瘟疫中什么人最容易被感染?
穷人
新冠肺炎已成为“全球大流行”,到今天为止感染了近200个国家,多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欧洲报道了多国数十位高级官员先后感染。
除了最严重的伊朗,还有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上至副总统,下至各部长、大臣,纷纷中招。
亦有多位明星、球星、富豪中招。
大家不免好奇,怎么会有这么多“达官贵人”被感染?
原因很简单。新冠广泛传播,已严重到感染上层社会了。
举个例子。
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全国发生大瘟疫,“建安七子”,死了五位。
曹植写了著名的《说疫气》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
他说被瘟疫害惨的,都是穷苦百姓,达官显贵中招的寥寥无几。
自古以来,无论哪里,任何一次瘟疫,受苦受难的都是贫苦百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于是乎,这时候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提出“群体免疫”的概念。
他说:“要让英国约60%-70%的公众感染病毒并痊愈,以获得群体免疫,来阻挡新冠肺炎的传播。”
1
群体免疫是个什么东东?
很多朋友问我“群体免疫”的方法到底好不好?
看起来好像不错哦。
既然新冠传染力这么强,传播速度这么快,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且多数人感染后都是轻症。
受制于体制、民情的不同,要照搬中国那样的“硬核”防控不现实,倒不如直接“躺倒”,让其传播。
当多数人感染后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就自然阻断了病毒的传播,相当于集体“打疫苗”。
但这“看似不错”的提议一出,马上引发剧烈反响,数百位英国科学界人士质疑英国政府的防疫政策并公开要求政府作出澄清和解释。
英国科学家不是“吹哨”,可谓直接奏起了“交响乐”。
为什么科学家如此反对看似很有道理的“群体免疫”呢?
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所谓群体免疫,又叫“社区免疫”,意思是当足够多的人对新冠产生免疫后,新冠病毒就传播不起来了,而那些没有免疫力的个体,因为疾病的传播链中断了而不会被传染。于是,传染病自然就消失了。
就如下图所示,当一定比例的人群获得此种病原的免疫力后,就阻断了疾病的传播,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人也能因此避免感染。
一般来说,群体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获得。
比如,曾经肆虐上千年,毁灭无数生命的天花病毒,因为英国人琴纳发明了牛痘,以低剂量低毒性的病毒,制成的疫苗,使人类全体免疫,最终在1980年左右,宣布消灭天花。
1、60%的感染率,怎么来的?
要实现群体免疫,以接种疫苗来说,需要疫苗接种人数达到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对不同传染性的疾病是不一样的。
传染性强的,免疫比例就越高,比如麻疹需要达到95%;传染病不太强的,比如小儿麻痹症(脊灰),也需要达到85%。
英国设定的群体免疫目标,这个60%的数值如何得出的?有没有依据,是否经过科学评估?
新冠作为新发传染病,对于它的确切传染力、致病力等还不完全清楚。
让60%-70%的人感染,是否就能实现“群体免疫”?不得而知。
2、自然感染的群体免疫,会死多少人?
通过接种疫苗达到群体免疫是安全可靠的。
我们接种的疫苗通常是减毒疫苗或灭活疫苗,经过反复试验后,以确保疫苗进体内后“诱骗”人体产生抗体,可以预防疾病,却不致病。
自然感染新冠,虽然大部分人是轻症,但是也有小部分人或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以英国6600万人口算,60%的人感染,就有近 4000 万人感染。
根据现有病死率来算,英国将有 27 万~91 万人会因新冠而死亡。
英国首相 Boris 说:“更多家庭将面临着失去自己最亲爱的人。”
作为防控策略,政客考虑的可能只是数字。
可数字的背后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鲜活生命。
因此,这绝不仅仅是死亡几十万人的事,而是死一个人的事发生几十万次!
群体免疫——设想的是右图,实际是左图
2
豪赌下的输家
自然感染新冠病毒是否能使感染者产生长期免疫力尚不可知(其他相关病毒并不能产生这种免疫力)。
而且,大面积感染后更容易造成病毒变异,变异后又如何免疫?
所谓群体免疫,实际上就是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
这种防控策略无异于一场豪赌。
而最终赌输的,一定是那些贫病交加的老年人。
富则诺亚方舟,穷则群体免疫
3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新冠肺炎是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后,百年一遇的大瘟疫。
100多年前的那波大流感,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叫停了一战,接着发生了世界经济大萧条,然后欧洲巨变,民生凋敝,纳粹上台,爆发二战……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历史上任何一次动荡中, 受苦受难的都是平民百姓。
我们要感到庆幸的是,二战后,世界和平了快80年,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和平时代。
正是如此长时间的和平,造就了科技文明的大发展,让我们普通人可以安居乐业,享受人生。
可是,世界和平还能继续吗?
这一百多年来,世界一直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中反复。
第一轮全球化高潮由大英帝国主导,随着一战爆发,英国国力衰退和20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而终止。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主张全球化和贸易自由的旗手,掀起了第二轮全球化高潮。
而如今,以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和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新一轮“逆全球化”正在发生。
我们见证历史
美国两周熔断三次,全球股市暴跌,黄金白银石油全线崩溃。
今天早上特朗普发推直接说新冠是“中国病毒”,摆明了“撕破脸”。
正如《人类简史》作者,以色列历史学教授尤瓦尔·赫拉利在《时代》杂志撰文所言:
现任美国政府取消了对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并向世界清晰表明美国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利益。
仇外心理、孤立主义和不信任是现在大多数国际体系的特征。
没有信任和全球团结,我们将无法阻止冠状病毒疫情,将来还可能会目睹更多类似流行病。
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格局会如何发展?
从追求“全球化”的多赢,到“逆全球化”的各自为阵,利益第一,为此不惜撕破脸皮,恶语相向,接下来大概就要对立、斗争了吧。
有句话难听,却是千百年来的残酷现实:“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任何一次大瘟疫大动荡中,受苦受难的都是普通人。
阳光底下无新事,以史为镜。
愿瘟疫尽快结束,愿世界和平!
2020年,深圳的春天
END
作者:Dr 小鱼 ,主任医师,两个孩子的妈妈,长期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个人微信公众号:Dr小鱼(drxiaoyu79),微博账号:我是Dr小鱼,今日头条:我是Dr小鱼,抖音:drxiaoyu。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