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救治| “插管三人组”,离病毒最近的人

2020
03/17

+
分享
评论
宜昌市中心医院
A-
A+
 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气管插管就是到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为危在旦夕的患者搏得一线生机。然而,只有专业娴熟的操作才能让患者和医生更安全。这样可以减少氧气的泄露,让患者的身体储存更多的氧。

“患者呼吸衰竭,立刻安排气管插管!”3月2日上午11点,在市中心医院江南院区,高宝安博士决定为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施行紧急气管插管。接到指令后,瞿星光博士和程林医生迅速到位,清点插管用具和药品。 48661584400021681  

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气管插管就是到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为危在旦夕的患者搏得一线生机。然而,只有专业娴熟的操作才能让患者和医生更安全。为此,市中心医院江南院区整合现有力量,抽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高宝安、重症医学科专家瞿星光和麻醉科医生程林,组建成立了“插管三人组”,负责院区所有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气管插管操作。

约20分钟后,记者在隔离病房门口见到了全副武装的“插管三人组”。他们按照三级防护标准,除了穿上防护服和隔离衣,戴上护目镜和口罩外,再加上了三层手套和正压防护头罩。

7731584400021852  

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战斗即将打响

“我们要插管了!”高宝安说完,除了“插管三人组”,房内的其他人后退到最远的地方。

程林看了一眼患者的血氧浓度,将手紧紧压住他口鼻上的麻醉通气面罩。这样可以减少氧气的泄露,让患者的身体储存更多的氧。

预给氧2分钟后,瞿星光将镇痛剂、镇静剂、肌松药依次注射到患者体内。药效很快发挥作用,患者意识丧失,全身肌肉松弛,自主呼吸停止。

“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氧气交换功能差,身体氧储备少,完成插管操作的时间越短越好。”高宝安说。

观察药物起效后,程林小心翼翼地打开患者口腔,迅速插入可视喉镜,调整位置、吸痰、显示会厌、暴露声门,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瞿星光及时递上气管导管。程林将气管导管通过口腔的间隙……

“血氧含量在回升,插管成功了!”高宝安说,从注射药物到操作结束,对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高危时刻。因此,在插管之前,“插管三人组”要考虑一切可能的不利因素,并不断推演,确保一次成功。

在一次次的插管操作中,“插管三人组”不断轮换角色,他们配合地越来越默契,操作的时间越来越短,病人越来越安全。最忙碌的时候,他们一天做过四次气管插管。如今,最早开始插管的病人已经逐渐开始拔管,进入了恢复期治疗。

看着病区的危重症病人一天天少起来,“插管三人组”甚感欣慰,他们觉得,所有的冒险、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致敬,离病毒最近的人!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