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第一反应就是“消费者权益日”,提起这个日子,大家心中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些“打假斗士”通过自己的学识和努力为消费者争取应得的权益。在历史上的今天——1920年3月15日的美国,一个叫唐纳尔·托马斯(E. Donnall Thomas)的人出生,这个人后来成为著名的医学家,且着实地为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权益好好地争取了一把。
唐纳尔·托马斯小传
托马斯医生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在进入临床工作后的第10个年头他就在白血病治疗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1956年,他成功地利用双胞胎间的骨髓移植来治疗白血病;1969年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组织配型攻克了异体骨髓移植的难关;20世纪70年代末,他将之前不断完善的配型和治疗方案应用到临床,并取得了成功,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199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托马斯医生被誉为现代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先驱者之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是一名纯粹的临床医生、医学教授。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潜心研究,理论结合实际最后取得了惊人的结果,托马斯医生的成功代表着临床工作人员的最高成就。
在90岁之前,他一共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842篇高水平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达71583次。也就是说他的研究成果为全世界的医学同仁贡献了7万余次的参考和指引,让人佩服至极。
今天是托马斯医生的生日,他用仅有的一生为白血病患者们提供了生的希望,他的研究成果在医学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异体移植排斥反应——骨髓移植失败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或其他难治性血液疾病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并不是百分百的成功。
因为在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是不允许有外来的物质进入体内的——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如果把其他人骨髓中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首先要过得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一关。而在这个过程中,准确的HLA配型至关重要。
什么是HLA配型
HLA的全名是human leukocyte antigen,中文名人类白细胞抗原,也被称为移植抗原。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过程中,HLA就是前哨站。如果献髓者的HLA不尽相同,就会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导致免疫系统发动攻击,抑制失败。
人们可以通过血清学、复合体微卫星分析技术或MHC区段配型三种技术来对献髓者和受试者的HLA进行相关的配型。通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的HLA几乎一致,所以从移植的角度来说成功率最高。然后是同辈的兄弟姐妹,最后才是近亲或无血缘关系的志愿者。
虽然之前的学者们都想到利用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来移植治疗血液病,但只有托马斯巧妙地解决了异体移植的排斥反应,提高了移植成功率,也为后辈研究HLA等配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路。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我是五号医生吴昊,欢迎关注。下期再见!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