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是病人,也是医生,作为医生就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永远是一名战士。”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整个神州大地都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作为疫情正中心的湖北武汉,更是感染人数激增,而无数第一时间冲到最危险地带,发挥出白衣战士威能的逆行者中,也有很多不幸被感染,这其中就包括中国麻醉界权威姚尚龙和妻子女儿一家三口。
2月25日,与新冠病毒浴血奋战了近一个月的姚尚龙教授经过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符合出院标准,得以顺利出院归家。得知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平台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姚教授本人,深度了解这位在麻醉医学方面默默奉献了40余年的泰斗级人物,是如何在身患肾癌、心脑血管病变、高血压等多种基础性疾病并且已经64岁高龄的情况下,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战胜病魔,得以凯旋。
据了解,姚教授的女儿作为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从年前开始,就始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奔波忙碌,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在如此近距离、长时间接触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很难避免被感染的可能,因此,就坚持与家人进行隔离,但毕竟是共同居住,虽然早做准备,却依然没能够幸免,大年初四,姚教授就因为核酸检测阳性而被确诊,仅仅两天后,妻子也确诊患病,一天后,女儿同样也被确诊,一家三名医疗工作者全部被感染。
姚教授告诉我们,在他被确诊后入院时,就曾经想到过最坏的结果,因为从事半生的医疗工作,加上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了解,他知道自己属于危重患者的行列,加上妻子和女儿也先后被确诊,无边的压力袭来,他深恐自己抵挡不住。但转念又一想,自己虽然现在是一名患者,但同样自己也是一名医者,更是一名战士,岂能被一个小小的病毒打倒。于是就凭借着自己对医学方面的深层次理解,以及对身体各项机能的熟悉,展开了一场与新冠病毒的殊死搏斗。
说到获胜的法宝,姚教授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二字。不仅仅是要对医护人员有信心,更要对自己有信心,树立起必胜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打赢一切敌人。就这样,虽然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也曾经历过比较严峻的形势,但所幸最终,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姚教授恢复了健康。而他的妻子和女儿,也已经在他之前,就痊愈出院,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在住院期间,姚教授始终保持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并且根据自己对医学方面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及时准确地将身体的状况与医生进行转达,同时将自己分析的结果与医生进行相互探讨和交流,这也是在共同抗击病毒的道路上的一种崭新的尝试,在仍然没有任何特效药的现在,无疑是最好的治疗办法。在病床上的姚教授,也从来没有减少为抗击疫情做出更多的贡献,他不仅对同病房的其他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倡导大家共同努力去战胜病魔,同时,还克服身体上的不舒服,在线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视频交流,以自身对感染病毒的情况和感受为依据,来传达关于病毒的更多信息和资料,以便能够为最终打赢这场阻击战提供最大的帮助。
在采访的最后,姚教授还特意分享了自己感染病毒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希望能够通过平台上更多的人知道。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他说,医护人员是战士,病人也是战士,全国患者都要对治愈抱有绝对的信心,这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提。另外,他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够给予医护人员最大的信任,这些在医疗和救治患者方面不分昼夜、舍生忘死地战斗了一个多月的勇士们,真正做到了“与时间赛跑,和死神博弈”的医者精诚,只有患者与医护之间互相足够信任,密切配合,才能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终的胜利。
姚尚龙教授目前正在家中进行隔离恢复,他和妻子女儿都表示,等到隔离期结束,一定要重返战场,充分利用战胜了病毒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继续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发光发热,以此来帮助更多的人早日脱离病魔的侵扰,和他们一样打赢这场防疫战。在此,我们也希望这位在麻醉医学、扶贫帮困、授业解惑等方面都做出卓越贡献的“国之名医”可以健康常伴,共同去迎接黎明的曙光照耀在全国人民的笑脸上的决胜时刻!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