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上新了!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成功率大于95%!

2020
03/12

+
分享
评论
思宇研究院官方
A-
A+
生物样本采集的必要性、困难程度及医务人员的保护亟需遥控生物样本采集机器人的推广应用。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


前言

3月9日消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发起的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研发完成,并在首期临床试验中实现对受试者的有效采样且采样力度均匀,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人工取样有交叉感染风险且采样质量不一


核酸检查是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检测手段,而咽拭子是目前诊断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采样方法。咽拭子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须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用力呼吸等可产生大量飞沫或气溶胶,具有较高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采集咽拭子过程因不同级别的医务人员水平的差异、心理的畏惧、咽拭子采集操作的不规范致拭子质量的差异容易出现假阴性,影响对病情的判断。


二、远程人机协作控制机器人取样快速又轻柔


针对这一问题,钟南山院士团队提出如何解决新冠病毒患者生物样本采集交叉感染、保证采样质量的方案,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提出了智能化机器人咽拭子采样的解决方案。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由蛇形机械臂、双目内窥镜、无线传输设备和人机交互终端构成。蛇形机械臂具备灵巧精确的作业能力,并且具备与咽部组织接触力感知能力,双目内窥镜提供高清的3D解剖场景,WIA-FA工业无线网络保障了控制指令的实时可靠传输,力反馈的人机交互终端提供操作沉浸感。



机器人以远程人机协作的方式,可以轻柔、快速完成咽部组织采样任务


三、已正式开始受试者检测


近日,在强强联合的通力合作下,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该机器人系统已于广医一院正式开始受试者的检测。至今已开展首期20例受试者的临床试验,采集样本80份。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机器人咽拭子采样可以达到较高的质量,一次成功率大于95%,能够利用低于医务人员平均操作力量实现有效的采样且采样力度均匀,受试者咽部均无红肿、出血等不良反应。


 
该项研究聚焦于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的操作型机器人,可避免医务人员感染、提升生物样本采集的规范性、保证标本质量。


结语

目前,我国抗疫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疫情形势仍然严峻,而且随着疫情不断扩散,已演变为全球蔓延的局面。新冠肺炎的确诊需要2次阳性检测结果,而患者康复出院需要3次阴性检测结果,期间还需要多次例行的生物样本检测。生物样本采集的必要性、困难程度及医务人员的保护亟需遥控生物样本采集机器人的推广应用。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