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有望进入临床或紧急应用,但请一线科研人员一定别冒险试药

2020
03/11

+
分享
评论
医殇宏哥
A-
A+
疫苗仅是研制成功,“离上市还很远”

综合新华社、幽兰医学、百度新闻等

医殇小编按:

2月25日,媒体报道称天津大学成功研发出新冠病毒口服疫苗,引发舆论强烈关注。但后来该研发团队负责人表示,疫苗仅是研制成功,“离上市还很远”。研发团队负责人自己口服了40倍剂量来验证疫苗安全性。

 3月3日起,网络盛传中国科学院陈薇院士率领的团队,已经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陈薇院士本人亲自注射了“疫苗第一针”,并配有陈薇院士注射试剂的配图。但之后该消息被辟谣,配图其实是陈薇院士之前拍摄的照片。虽然有部分消息来源辟谣,但是我注意到官方似乎没有针对此事特意辟谣。

我理解新冠疫苗是国家人民期望中的大事,特别是新冠病毒最近在世界上的流行程度甚至都让我对是否会世界大流行有了点悲观预期。但是科学研究毕竟是个严肃和严谨的事情,我们国家多钟技术途径进行同步研发已经是能采用的不计成本以目前来看最为保险的做法了,也请辛苦工作在科研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们千万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万勿跳过程序以身试药。如果在这种环节上造成对科研人员的伤害,那其实是对疫苗研发进度的沉重打击。

即使一线科研人员如此以身试药的出发点再伟大,再光辉,我也坚决反对,并请国家有关机构能坚决禁止跳出程序的不必要冒险。一线科研人员是科学抗击新冠病毒的最有力的无形力量,万万不可损失。至于疫苗受试人员的招募可以采取各类模式广泛募集人群,甚至值此危及时刻,我觉得可以考虑从服轻刑人员中招募(参与者可以当做立功表现),当然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服刑人员所有的风险告知都应该到位。我想在举国体制下,这种疫苗试验这个任务应该还是能较为圆满解决的。

--------------------------------------------------------      

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3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研发攻关最新进展情况。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在发布会上说,疫情发生以来,科技部会同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13部门组建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技攻关组,聚焦5大主攻方向,成立了药物、疫苗、检测、溯源、中医药等9个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先后部署了42个国家应急项目、组织动员全国优势科技力量来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经过一个多月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向好态势基本形成。目前,已经有14个检测产品获批并应用于临床,整体检测水平显著提高,能满足国内诊断检测的需求。科技攻关的一批药物和救治技术已在救治当中扩大应用。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说,药物研发现在已经有明显进展,磷酸氯喹、托珠单抗等一系列成果和中医药等陆续进入诊疗方案,应用和服务于临床救治一线。法匹拉韦正在武汉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进入第七版诊疗方案的托珠单抗现在已经在武汉前线应用于治疗重症患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目前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说,目前新冠肺炎疫苗5条技术路线: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稳步推进。估计到4月份,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部分疫苗有希望进入临床或者应急使用。新冠肺炎病毒毕竟是新病毒,研究认识有个过程,疫苗要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加快探索。

疫苗研发的世界进展

95601583744022773

附:

疫苗研发的过程

501583744023247

我国对于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策略

35411583744023601

17821583744023897

99201583744024128

44121583744024610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