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3天昏迷数日,一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应城治愈

2020
03/06

+
分享
评论
吴川章
A-
A+
危急关头,应城市人民医院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创造了应城医学史上的奇迹。

3月6日上午,应城市汤池集中留观点,住在隔离房间的杨先生欣赏窗外的满园春色,不时用手机记下美好的画面,“发个朋友圈,让亲人朋友们知道我好好的!”谁会相信眼前面色红若,笑容自信的杨先生,不久前因为新冠肺炎导致呼吸衰竭,险些失去生命。

16631583476660926

面对前来采访的电视台记者,杨先生说:“今天,我是带着感恩的心情,感谢应城市人民医院专家教授、医务人员给予了我第二次生命,他们就像生命中的灯塔,照耀着我的生命之路!”

2月1日,52岁的杨先生突发咳嗽、气喘以及发热症状,收治应城市人民医院后确诊为新冠肺炎,医务人员迅速采取抗病毒、退热、以及给氧等治疗措施,病情稍有好转。

2月3日下午,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医务人员立即先后给予上给氧面罩、无创呼吸机等措施帮助改善呼吸,但呼吸42次/分,血氧饱和度75%,效果仍不理想。晚7点,患者面色发青,各项生命体征急剧下降,濒临死亡边缘!

“抗击疫情到了最关键时刻,决不能后退一步!”应城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田华生立即组织呼吸、麻醉、重症、感染等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团队当机立断决定实施气管插管,靠无创呼吸机维系生命的患者一旦撤除设备,迈向死亡的时间顿时以秒计算,麻醉科王创业、何大双冒着患者本能反应咳嗽的飞沫,两人沉着利用导管迅速从患者口腔进入,熟练的和气管快速精准衔接,插管成功后立即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于患者身体极其虚弱,手臂血管萎缩,重症医学科主任程文涛从患者右侧锁骨下行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体液循环以及药物和营养供应。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天监督执行既定诊疗方案并随时调整,呼吸内科副主任刘文龙紧盯呼吸机氧浓度的同时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对患者继续采取补液、抗病毒、调整免疫以及调整激素使用等多项措施,经过全力抢救,当晚7时57分,经过全力抢救,患者各项指标趋于平稳。

抗感染、维持液体平衡、稳定内环境等积极治疗,经过全力抢救,当晚19时57分,经过全力抢救,患者各项指标趋于平稳。

大家没有丝毫松懈,医护24小时不间断巡查,随时报告最新数据,“死守一线,绝不退缩!”医疗团队的所有成员秉承这一原则,轮流守护在患者身边,四天四夜不眠不休。

2月5日早晨,患者身体指数出现曙光,各项参数好转,团队综合评估后,撤掉插管装置、将呼吸机改为鼻导管吸氧,杨先生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达到98%。30691583476730184

2月7日,杨先生神志清醒之后,很快就能和医务人员利用眼神和点头等肢体交流。“我一醒过来,看到医务人员在我身边忙碌,就知道是医务人员帮我度过了这个劫,当时口干极了,又没力气说话,一位不知道名的护士在纸上画了个水杯,我连忙用眼神肯定,不一会,他们就找来棉签蘸水替我擦拭嘴唇,还喂我中药调养身体,真是白衣天使啊!”

3月3日,杨先生CT复查显示两肺“上叶及左肺下叶片状磨玻璃影较前明显减少”,两次核酸检测均阴性,达到出院标准,到汤池集中留观点留观。 

“临床上插管患者死亡率高居不下,尤其像杨先生这样的重症患者,能够承受插管治疗本身已经是奇迹,存能活下来,更不容易,这是医患互信互助的结果!”应城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刘文龙谈起这件事,更多的是感激患者配合。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