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首尔飞南京航班发现3名发热旅客,只隔离前后三排旅客合规吗?

2020-03-05   付虹大夫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只隔离发热人员前后三排的人员(约70人),机上其他100多人得以回家,合规吗?






作者:付虹

环球时报新闻:据韩联社25日报道,据韩国乘客25日透露,当天下午,乘坐韩亚航空OZ349航班从仁川机场出发抵达南京机场的旅客中至少有40名韩国人员被送往中方指定的酒店。

经确认,乘坐该航班的3名中国籍乘旅客出现发热症状后,中国防疫部门决定,将这3名旅客附近座位的人不论国籍隔离到指定设施。

韩国驻华大使馆一名官员称,“中方原本要求将所有旅客隔离,但经过航空公司的协商后决定隔离发热患者前后三排的人员(约70人),机上其他100多人得以回家,隔离的这70人要前往中国方面指定的酒店。”

报道称,被隔离的人中韩国籍旅客至少有40人,其中包括5、6名三至十岁的儿童。中国当地防疫部门官员表示,隔离人员需要在指定的酒店停留14天。

只隔离发热人员前后三排的人员(约70人),机上其他100多人得以回家,合规吗?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大家经常会看到网络上呼吁寻找某某列车、飞机班次、客车、公交车乘客的消息,他们是在紧急追踪寻找密切接触者。


如何判定密切接触者与普通接触者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三版)关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对其定义如下:

密切接触者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轻症病例发病后,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或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 近距离接触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美国CDC对“密切接触者”定义还包括:曾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传染性分泌物有过直接接触(如接触到患者咳出来的飞沫),而当时并没有穿戴规定的个人防护设备。

具体不同交通工具密切接触判定方法如下:

一、飞机

1.一般情况下,民用航空器舱内病例座位的同排和前后各三排座位的全部旅客以及在上述区域内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员作为密切接触者。其他同民航乘客作为一般接触者。

2.乘坐未配备高效微粒过滤装置的民用航空器,舱内所有人员。

3.其他已知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二、铁路旅客列车

1.乘坐全封闭空调列车,病人所在硬座、硬卧车厢或软卧同包厢的全部乘客和乘务人员。

2.乘坐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 病人同间软卧包厢内,或同节硬座(硬卧)车厢内同格及前后邻格的旅客,以及为该区域服务的乘务人员。

3.其他已知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三、汽车

1.乘坐全密封空调客车时, 与病人同乘一辆汽车的所有人员。

2.乘坐通风的普通客车时, 与病人同车前后3排座位的乘客和驾乘人员。

3.其他已知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四、轮船

与病人同一舱室内的全部人员和为该舱室提供服务的乘务人员。

另:如与病人接触期间,病人有高热、打喷嚏、咳嗽、呕吐等剧烈症状,不论时间长短,均应作为密切接触者。

我们再看航空公司的做法就是隔离发热患者前后三排的人员(约70人),应该是合规的。但是他们有没有同时在上述区域内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员作为密切接触者而进行隔离?有没有同时隔离其他已知与发热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这就不得而知了。

疫情期间,我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需要选择交通工具出行的时候,也要做好科学的防护,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选择座位?


参考文献:内容整理自中国疾控中心。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打开健康界APP,查看更多医健资讯
点赞
打赏 打赏

已发表0篇文章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