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个别媒体称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极不负责任,我们对此坚决反对。目前病毒溯源工作仍在进行中,尚无定论。
世界卫生组织多次表示,新冠病毒是全球现象,源头尚不确定,此时应关注如何应对遏制病毒,应避免地域的污名化语言。个别媒体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妄称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企图让中国背上制造疫情灾害的黑锅,完全是别有用心。
新冠肺炎疫情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同心协力、携手应对才是人间正道,共同抵制谣言偏见是应有之义,疫情面前,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理性、合作,用科学战胜愚昧,用合作抵制偏见。
其实,用地名命名疾病,一般发生在医学蒙昧的年代,当时很多微生物和致病机理都搞不懂,就用初次报道或者高发的地区来命名。这些疾病,很多都是地区性传染病,或者因特殊自然环境因素致病,这些病名对公众有一定警示作用,也代表了当时那个时代人类对疾病的恐惧和束手无策。
下面列举几个最为人熟悉的疾病:
地中海贫血
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因地中海沿岸国家比较常见而命名,其实在我国南方也不少见,尤其是两广、海南等地。
一般分为α、β两型。大多数地贫患者都是轻型,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重型需要定期输血治疗,而且有特殊面容:头颅变大、额部隆起、颧高、鼻梁塌陷、两眼距增宽。目前在广东等地产检常规要进行此病筛查,地贫基因携带者避免联姻。
德国麻疹
1814年由德国医生最早发现,临床早已改称为“风疹”。它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
风疹以冬春季发病为多,流行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若孕妇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虽然症状轻微,但病毒可通过胎血屏障感染胎儿,可导致先天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目前没有特异性方法治疗,但是可通过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水俣病
实际是有机汞中毒,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发生,当时病因不明而被称为水俣病,症状为手足协调障碍、弱智、听力及言语障碍、肢端麻木、视野缩小等。
克山病
亦称地方性心肌病,于1935年首先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命名,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心肌实质变性、坏死和纤维化,心律失常以及脑、肺和肾等脏器的栓塞,病因不明,主流说法与缺硒有关。据资料显示,1980年急性克山病已基本消失。
香港脚
即足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我国,发病率也相当高。
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穿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
为什么叫香港脚呢?鸦片战争时,英军士兵来到了湿热的香港,很多人的脚都长了足癣,士兵们就称它为香港脚。后来台湾接受西方医学,又一个不小心先翻译了香港脚,才让香港脚这个词流传开来。
莱姆病
莱姆病于1975年第一次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老莱姆镇(Lyme)被发现而得名。莱姆病是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疾病,早期以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点,以后出现神经、心脏或关节病变,通常在夏季和早秋发病,发病以青壮年居多,野外工作者、林业工人感染率较高。
加拿大歌手贾斯汀·比伯2个月前曾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自己身患莱姆病,影响了他的皮肤、思想和整个精神状况。同是加拿大的歌手艾薇儿也曾在13年袒露自己患有此病。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1973年,两名犯人在斯德哥尔摩抢劫一家银行,劫持了4名银行职员。人质被劫持了6天之久,在惊吓和心理紊乱的情况下,他们居然对劫匪产生了怜悯,甚至抗拒警方的营救。
心理学家称,此症状是一种在极端场景下自我防卫的心理反应,被害者对加害者产生同情,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病态行为,是一种“人质情结”。集中营的囚犯、战俘、乱伦受害者中就有不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日本脑炎
又称流行性脑炎或乙型脑炎,由乙脑病毒引起,1935年日本学者首先从因脑炎死亡病人的脑组织中分离到该病毒,故国际上称日本脑炎病毒,所致疾病称日本脑炎。但其实,这种病在亚洲和东南美洲都十分普遍,中国也并不少。库蚊是传播这种病毒的主要媒介。
在10岁以下,尤其是2-6岁的儿童中传播最广。主要的症状是发烧、抽筋与深度昏迷。超过一半的存活儿童,在发病一年后仍有脑波之异常。四分之三的存活者,在发病五年后仍然有行为或精神状态方面之异常。
目前尚未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是重要的手段,比如种疫苗,和出外旅游(尤其东南亚国家)时要穿长袖衣和喷驱蚊水。
广州管圆线虫病
最先于1935年在广州家鼠及褐家鼠的肺被检出,故以广州命名,但人体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却是于1994年在台湾省发现的。
该病是因为进食了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其幼虫主要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脑膜和脑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可使人致死或致残。
梅毒
据传,欧洲原本是没有梅毒的,是由哥伦布从美洲带回欧洲的。
传播开来后,英国人、意大利人叫它“法国病”,法国人叫它“那不勒斯病”,俄罗斯人叫它“波兰病”波兰人叫它“日耳曼症”,塔希提人叫他“英国病”,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叫它“基督徒病”,中东人叫它“欧洲脓疱”,印度人叫他“葡萄牙病”,中国人叫他“广东疮”,日本人叫它“唐疮”。可见各国都喜欢用它来互黑。
直到1530年,它才获得了今天通用的拉丁语名字“Syphilis”,汉语则以病症特点称为“梅毒”。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这些以地方命名的疾病已经大幅减少或者被更正确的名字替代。可见,个别媒体称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就是一种抹黑、不尊重,更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必须对此坚决反对!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