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直击】均龄53岁的榆树疾控人如何守出一片“净土”

2020-03-02   健康县域传媒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欠疾控人一个个大大的赞!

记者:王营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取样和送样、接听(收)咨询、举报、制作和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开展消杀指导……在吉林省榆树市,有这样一群平均年龄为53岁的疾控人,他们虽然不在临床一线,却和病毒面对面拼力“交战”。正是有了他们,当新冠肺炎在全国肆虐时,榆树至今仍是“一片净土”。


平丽春,吉林省榆树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接通电话时,她刚从长春开会回来,尽管当时已是晚上8点半,采访中她没有透露出丝毫疲乏,电话那头的她尽显干练,我们的采访也一度被两个发热患者的应急处理报告中断。


         1


 

“抗疫老兵”带队排查第一例疑似病例


 


截至记者发稿时,榆树市疾控中心已经管理了密切接触者127人,留观发热患者65人,累计送样305份。谈起第一次执行任务,平丽春将指针拨回到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晚。


“我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从武汉返回的大学生开始的。”平丽春介绍说,这个孩子是武汉理工大学来榆树的探亲人员,当时他的很多症状都和新冠肺炎相似:C反应蛋白高、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CT影像学有磨玻璃阴影、发烧38.9℃……又加上他是武汉回来的返乡人员,根据当时国家提供的新冠肺炎第三版诊疗方案,榆树市立即组织了一个专家会诊,把这个学生定义为“疑似病例”。


“因为我参与过‘非典’,新冠肺炎的第一次任务我必须带队去。”平丽春说,她记得特别清楚,采样结束时已经是当晚8点多。样本最多有效时间只有12小时,我们距离长春比较远,往返需要6小时左右,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及时,榆树疾控中心接样送检组的同事连夜送样。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2点检测结果出来,是阴性,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后来按照诊疗方案又做了第二次核酸检测,还是阴性,这位大学生1月26日(大年初二)解除隔离,最后他确诊是甲流阳性。



平丽春说,十多年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紧急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她是参加过“非典”的“抗疫老兵”,她去,一是可以减少大家的恐慌,二是可以把流调工作做得更仔细,确保榆树人的健康。


“发现这个病例时,防护指南都还没有出来,我们就参照‘非典’的防护装备去了前线。”平丽春告诉《健康县域传媒》记者,每一例疑似病例和发热留观病例上报的同时,疾控中心会派出流行病学团队迅速围绕病例的基本情况、就诊情况、发病前14天旅居史、发病后的活动轨迹、有没有可疑的病例接触、可疑的环境暴露等做详细的调查。这个工作类似于警察破案,寻找一切可能传染的蛛丝马迹,摸排感染来源、传播方式和可能的感染者。



采访中,平丽春多次用“给力”来形容榆树市政府对这次疫情的防控。


“我们市在1月21日晚就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动作快、步调紧,在吉林省都走在了前列。”平丽春介绍道,1月21日傍晚,单位疫情值班室紧急接到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来的疫情传真,告知榆树市有两名武汉返榆的密切接触者,中心立即将信息逐级上报汇报,当晚市政府就组织多部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严格筛查返乡人员。


         1


 

“杂牌军”科学防控,保持零确诊记录


 


榆树市是吉林省下辖县级市,有130万人口。仅有67名(含4名编外人员)组成的榆树疾控人,通过科学防控,至今保持着榆树新冠肺炎零确诊的记录。

 

2月18日,是榆树疾控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满月的日子。“我们团队一共有67人,平均年龄53岁。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身兼多职,被戏称为‘杂牌军’。”平丽春说,也正是这支“杂牌军”,冲在了抗击新冠病毒战役一线的最前沿。昼夜作战1个月,9个小组的队员依然如战场尖兵。


每接到一次出勤的通知,机动队员的心就会紧绷一次。虽然每天大家几乎都只休息了三、四个小时,但为了能第一时间将病毒的传播途径切断,大家依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据平丽春介绍,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榆树疾控人在中心防控新冠肺炎领导小组下,成立了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毒组、采样组、送检组、疫情电话值班组、后勤保障组、监测数据统计上报组、疫情数据统计组、宣传报道组9个小组,主要承担了主动监测、密切接触者管理、发热患者闭环管理、发热门诊患者运送、全市医护人员培训、基层医疗机构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防控防控指导等工作。看似简单的几句话,浓缩的都是责任和风险。




2月9日,是榆树疾控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第21天。


8时23分,一声铃响,疫情值班组接到一例疫情报告电话,所有小组立刻全副武装穿上防护服,第一层手套、帽子、口罩、防护服、靴套、第二层手套、护目镜……不到5分钟他们就穿好了防护服。



8时42分各小组均到达现场,消毒组首先对现场进行了消杀,打通了“无毒”通道,随后流调组、采样组的检验人员穿着防护装备,提着收样箱、进入现场,开始流调、采样。


采样组人员站在发热病人最近的地方,他们承担着密切接触者和医学观察对象咽喉部分和血液样本的采集工作。采样组的工作效率和采样技术精准性更决定了检验结果的时效性、准确性。


紧接着10时34分、16时45分……一个又一个的疫情报告、采样任务通知接踵而来。与此同时,接样、送检组从上午11时15分开始去采样各地接样,留检站、居家隔离的、定点医院的……


 

由于样本最多有效时间只有12小时,19时接样、送检组收集好一天采集的样本立即出发。21时35分送达至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完成任务的他们,暂时放下了紧绷的心,将近凌晨一点,送检一行人才返回单位,等待接收下一个样本。


“榆树市有130万人口,发热患者基数大,加之疫情期间发热患者都要求用120车接送,每个医院的工作量都是超负荷的。”平丽春说,后来,疾控中心就向政府提议:哪些发热患者需要转送、哪些患者需要去市医院、哪些患者可以留在乡镇卫生院治疗需要前期研判、分流,一方面可以减轻市医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交叉感染。


“我们成立了一个‘转运’微信群,名字是我想的,一方面是转运发热患者,另一方面也有转走‘霉运’的意思。”萍丽春笑着说,微信群里有疾控专家、也有市医院的专家,出现了发热患者大家会现在群里研判,对患者分流。根据疫情的发展,当地政府也在不断地调整策略,最初所有发热患者都要送到市医院,导致市医院每天发热患者就要接诊100多人,后来策略调整后,只有湖北返乡人员或从确诊病例地方返乡的发热患者送到市医院,其余的经过研判分散在不同的发热门诊。




谈起“发热患者的闭环管理”,平丽春认为这是榆树防疫的亮点和特色。


“发热患者无论在哪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对他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管理。”平丽春举例道,比如一位市医院的发热门诊患者,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不需要留观,回家后居家隔离14天,同时会把信息同步到患者所在的乡镇或社区,14天内是由各地的家庭医生或乡村医生每日上门2次测量体温,直至解除医学观察。如果是症状严重的疑似病例,需要进入隔离病房,期间两次核酸检测如果都是阴性,症状逐渐好转,还要进入留观站留观一段时间,在留观站也有会相应的工作人员负责,确定没有问题的才能进入居家隔离阶段,整个过程大概会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1


 

关注公卫,急需稳定疾控人才队伍


 


截止到目前,榆树市共筛查出武汉返乡人员718人,除武汉外湖北省其他地方人员238人,其余省份返乡人员17000多人。


17年前的“非典”疫情,让公众了解了疾控人。17年后的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疾控人又再一次走进了公众视野,经历过两次疫情的平丽春觉得,同样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疾“控人”应对得更从容更有章法了。


“2003年‘非典’时,诊疗方案、防护措施、技术方案很多都需要大家去摸索自行制定,指导方案是滞后的,所有的都是‘盲打’,杂乱无章。而这次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接到完整的技术方案指导,便于我们基层更好的落实。同时联防联控机制做得很好,政府行政部门会听取、采纳专业部门的意见,这也是非常宝贵的。”平丽春举例道,比如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防控氛围方面,疾控中心成立了全市医疗防控知识网评信息群,配合榆树市政府微信群,形成微信群“系统”,及时发布防控知识及信息,通过正规渠道,使基层群众和农民获得更多的准确疫情防控知识。


《健康县域传媒》记者了解到,榆树市政府成立的微信群,有全市各部门、25个乡镇及街道的代表,在群里接收、发布市区及乡镇的交通、医疗等信息,再将信息反馈至疾控中心微信群。


疾控中心微信群分成市、乡镇、村三级,首先将信息发布至由市级医疗部门成立的网评群,再经过乡镇医疗单位群,发送至村级群,村级群里都是最基层的村医,而村医直接面对基层百姓和农民。


据了解,榆树距离黑龙江省五常县只有50公里的路程,榆树市有4个乡镇与五常接壤。“远防武汉,近防五常。”谈起下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平丽春坦言,一是主动发现五常来榆人员,不仅是重点监控某个人,而是整个家庭成员,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二是继续加大发热门诊患者管理,三是复工企事业单位的指导和管控。


采访的最后,预防医学出身的平丽春坦言,疾控人一系列的工作都是从确保公共卫生的角度出发,做好潜在风险排查。“尽管我国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许多挑战。目前最直接面临的就是疾控系统人才流失的问题。”平丽春说,近几年疾控招人特别难,以榆树市疾控中心为例,一共招来了4个年轻人,一个走了,一个被借调了,这次肺炎疫情前线参与的人员平均年龄是53岁。“一方面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更重要的还是要提升待遇,稳住现有人才,培养新的人才。”平丽春说。


疫情还在继续,防控不能松懈。伴随着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榆树疾控人又将迎接新的挑战,紧张平凡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The End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打开健康界APP,查看更多医健资讯
点赞
打赏 打赏

已发表0篇文章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