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营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1
出于职业敏感,成为院内“吹哨人”
如果说绍兴市中心医院是绍兴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阵地,那么医院感染科就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桥头堡”。身为医院感染科主任的房英杰,首当其冲,配合院部布署各项防控工作和制定应急方案,只要有疑似患者,随叫随到,24小时待命。
说起这次疫情,房英杰可谓深有感触。“要说对这次疫情最开始的认识,其实可追溯到1月初。”房英杰说,从那时起,他已经注意到在网络和微信群中出现频次越来越高的武汉不明原因的肺炎。出于职业敏感性,医院感染科在房英杰的组织下,提前进行了2013版不明原因肺炎的诊疗方案、防控指南、不明原因肺炎的应急演练。
据房英杰介绍,感染科是绍兴市中心医院的特色专科,由原绍兴四院肝、肺科合并而成,肝科、肺科始建于60年代中期,不仅设备齐全,还磨砺出了一支技术全面、医德高尚、忠于使命、敢于担当的专业医护工作团队。医务人员有11人。
1月23日,浙江省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作为柯桥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救治定点医院,决定采取“集中隔离、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诊治”的原则落实工作。
“为缓解现有医疗资源不足、进一步加大发热病人隔离观察力度,院领导当机立断,做出腾空二号楼,抽调各科医护人员支援感染科的决定。”房英杰说,医院广大党团员和其他志愿者放弃休假陆续赶往搬迁现场,冒雨搬运病床、家具,保质保量地完成感染病区的增设任务。“2号楼腾空后,感染科增加到3个病区,新开的感染二病区当晚就有5名隔离观察病人入住。”
1
“我是科主任,我不带头谁带头”
在绍兴市传染病防控阵地上,绍兴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一直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为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科室医护人员长期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房英杰更是成了科室里最忙碌的人,每天都是连轴转。除了传达落实各级会议精神外,出门诊、参与病例讨论、专科会诊、培训新同事学习指南的更新、完善工作流程、联络医共体分院的病例转诊……一样都不落下。到了晚上,又得整理思路安排第二天工作。
绍兴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房英杰
“说实话,昨晚是这些天来唯一一个后半夜没有电话的晚上,希望今日仍然如此。”房英杰说,对于每天仅能睡5个小时的他来说,睡上一个安稳觉已是一种奢侈。同事们多次劝他休息几天,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此次新冠肺炎的危险性,也正因如此,他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作为感染科主任,特别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必须站出来。我是科主任,我不带头谁带头。这个时候,我不能休息,这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房英杰坚定地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打仗。该你打冲锋的时候就得上,没有理由后退。“开始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原本非常娴熟的动作,操作起来会比较笨拙。但几次之后,会顺手许多。”房英杰说,现在的心情,从忐忑变成坦然。患者有了好转,医护人员比什么都开心。
1
每天只睡5小时,与疫情抢时间
“回想这10来天的时间,给人感觉就像是度过了10个月!”房英杰说,因为忙,自己已经不能完整回忆这些天来发生的事情,脑海里只记得患者一窝蜂的到来,只记得不停地看病,动员科室全体人员投入到这场抗战当中。
尽管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尽管工作在难熬危险的环境里,房英杰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为了与疫情抢时间,争速度,房英杰从过年前开始,至今没有回过一次家。
房英杰的妻子徐琳也是医院职工。虽然同在医院工作,但因为疫情,两人鲜有见面的时候,平常只能通过电话、微信联系,报个平安。一次,徐琳因工作需要来到了房英杰所在的科室,可尽管只有一扇门的距离,两人却只能透过小小的门玻璃看到对方。“我对她说,我这个地方,能不来尽量不要来。只要疫情过去了,自己一定好好陪陪家人,陪陪她!”
房英杰和妻子徐琳透过感染科科室玻璃门互相加油打气
随着时代的发展,绍兴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不断完善,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科室,与浙一医院、邵逸夫医院保持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先后经历过非典、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多次疫情,正是一次次战斗,一次次坚守,让科室医护人员练就了过硬本领,也养成了反应敏锐、随时待命的工作作风。
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日子里,房英杰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内涵——奉献!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