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90后在黄冈农村的疫情日记
这是一篇湖北乡村的疫情观察,发自湖北省蕲春县。它属于黄冈市,距离武汉只有 2 个小时车程。作者是诺辉健康的一名员工。
1月20日,回湖北老家的前一天,我想在公司附近的几家药店买口罩,空手而归。
1月21日,在武汉三甲医院的同学甲给我打电话,劝我不要回家,因为新冠肺炎实际临床情况远严重于官方公布的情况。我赶紧给父亲打电话,让他买口罩。
1月22日,我和娘亲搭同学乙的车回蕲春,下午到达蕲春境内,路上仍然如往年春节一样,水泄不通。除少数年轻人戴口罩,其他人都是把自己暴露在密集的人群中。
22日晚,湖北官方公布消息,在1月23日10点关闭所有离汉通道。关闭之前,500万人离开武汉,其中70万人回到黄冈。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抗疫大战就此拉开序幕。在湖北的每一个人,都成了此次战争中的战士。
同一天,黄冈发布消息,1月23日24时起,黄冈市区公交、长途客运暂停运营;城铁站、火车站离开黄市区通道暂时关闭,市区所有剧院、公共文化场所、网吧、旅游及娱乐场所等暂停营业,所有市民不要离开市区;恢复时间另行通告。
紧接着,我所在的蕲春县也发布类似的消息。一时间,所有关于疫情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也让我从回来到此时一直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至少政府重视了。
然而,并不是出台了政策,市民们就能马上接受,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市民,都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消息。从我这的情况来看,大家还在镇上欢乐地采购着年货,还是不戴口罩,还在想着拜年需要带什么礼品。
1月24日,除夕如约而至,同学丙说,他劝说不了父母正月不要去拜年,也阻止不了别人去他家拜年,他索性让姐姐开车,连夜将父母带到外省的工作所在地;
同学甲说,他打电话给父母亲,让他们不要去拜年,父母亲不听,他只能威胁“那我上班的时候也不戴口罩不穿防护衣不戴护目镜。”;
同学丁告诉我们,他已经成功地说服爸妈不去拜年了,因为自己就是从武汉回来的,别人看到自己也会害怕的。
除夕晚上,我们没有像往年那样,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紧张的心情看春晚,并不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同学群里,都在讨论疫情,有专业防护知识的宣导,有疫情在农村蔓延的假设后果,没有谁睡得着。
因为假设了疫情在农村蔓延带来的后果,我们几个人想着总要做点儿什么,农村人的防控意识薄弱,你跟他们讲,这是传染病,且传染性很高,不要出门,出门戴口罩,他们只会觉得你是在妖言惑众,剥夺了他们自由活动的权利。
同学甲是医生,在此次抗疫中,身处一线,于是我们让他组建了一个群,群里全部都是村里的年轻人,先给年轻人做思想教育:
“我们县里的医疗资源远比不上武汉,如果大家仍然是无所谓的态度,那县医院的救治力量完全救不了大家的命.......大家要劝说自家长辈不要出去拜年,不要聚众聊天,不要聚众打牌。”
即使我们做了这些工作,但是并不是所有大人都会听孩子的话。于是,我们呼吁村委,让村委发通知,让大家不要去走亲访友,但是村委说:“没有限制大家拜年的权利”。我们只能就此作罢。
1月25日,庚子年初一,除夕晚上的鞭炮一直持续到早上,我看着被烟雾笼罩的村落,心情沉重,实际上从回老家到现在,我的心情就一直是紧张状态,有一种随时可能没命的绝望。
在1月24日,黄冈开始公布疫情数据,疫情严峻形势仅次于武汉,武汉有金银潭、有肺科医院,还有剩下的20几家的三甲医院。
黄冈呢?虽然人口仅次于武汉,但是医疗条件远远比不上武汉,下辖的各县大多也是贫困县,各县的医疗资源该有多匮乏。这样一想,越觉得背脊发凉,我不知道按照现如今大家盲目无所谓的态度,会导致多少人感染病毒。
幸好,在我这样绝望地想着时,村委派人在路上开始用喇叭宣传,让大家不要拜年,不要聚众打牌,不要聚集聊天。虽然也不一定有用,但是至少村委出面了,防控终于落实到村村落落了。同天下午2点,蕲春封闭所有的高速通道及省道,各镇实行封闭管理。
1月26日,各村实行封村管理,大家这次真的不能出去溜达了,我也终于可以安心地陪着爸妈奶奶聊聊天。
1月27日,同学甲说,可能因为实行了交通管制和就诊流程分流,他们医院一晚上只有8个新冠肺炎,缓解了一下他们的工作压力。
但我所在的蕲春县,从1月24日公布疫情开始,确诊病例一路飙升。我不知道是因为输入性病例太多,还是因为防控措施不到位,只能在家刷着新闻干着急。
1月30日,新闻传出,黄冈卫健委主任因为在中央督察组的问话中,表现出一问三不知的态度,被免职,全市人民虽然觉得脸上无光,但也额手相庆。
自此后,村里的乡亲们也意识此次疫情的可怕和重要,开始自发地不聚集,出门戴口罩。意识提高了很多,大家的紧张感也没有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强烈了。
随着疫情的发展,村委做的防控措施也越来越严格,在各湾也设置关卡不让通行,这一举措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以前可以采购物资,可以自己戴着口罩去小超市买,现在连小超市都必须关闭,不能营业,于是村委决定:每村会有一个负责采购的干部,如果有需要,可以列清单给采购干部,第二天会将采购的物资送达。
我们家在农村,蔬菜大米都是自家中的,不需要采购,需要采购是肉蛋油盐和牛奶。我让采购干部帮忙采购了两次,不管多晚,他们都会在约定的那一天送到家,他们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也会给我们采购小票清单。
这样次数多了,我们自己也会觉得不太好意思,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采购,也尽可能地将每次需要采购的东西一次性列明。
虽然疫情的控制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但我的紧张情绪也因为对疫情的熟悉有所缓解了,各地开始陆续启动复工的工作,在家办公也成了我从疫情新闻中逃离的出口。
我会每天早上8点钟起床,吃完早饭,开启一天的工作。但在家办公和在公司办公,有很多不同:
第一是作息上,在杭州,我每天睡到6点半起床,7点钟出门,路上昏昏欲睡;但是在家的话,我可以安心睡到8点钟,也不用担心迟到。这一点是让我非常觉得不错。
不过,在家办公也并不是没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碰到难以沟通的问题,或者是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事情,在家里,是很难得到有效的沟通的,而且沟通成本会增加很多。
除此之外,家里的诱惑太多呀,当你一个人在房间默默工作时,听到客厅传来的偶像剧的声音,楼下大家嬉闹的声音,飘来美食的香味,是没有办法全神贯注地将精力放在工作上的。为此,需要严格地给自己定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强迫自己完成工作。
最后,希望此次疫情早些结束,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庚子年的这场在家蹲的体验,也希望复工的朋友们做好健全的防护,不被病毒入侵。愿国泰民安、万福金安!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