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今年的春节非常特别。这个节日里,我们的团队非常努力的工作着,很多人、很多事感动着我,我必须把它记录下来。篇幅有些冗长,但是真情表达。还有很多人、很多事,已有宣传小分队的伙伴们专题记载了,就没再赘述,请大家理解。感谢我所有的同事、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所有关心、关注、支持我们抗“疫”活动的人!我更要感谢读完这篇文章的朋友们!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寻常的,快一个月了,我每天经历着无数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事情,来自家庭的、同学的、世立医院的、五河医院的、武汉的、湖北的以及全国各地的疫情相关信息,让我在这个节日里焦灼不安、撕心裂肺。我一直想把这些天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尽管深知自己的文学细胞不发达,可脑海里让我泪目的一幕一幕,像电影般反复播放……是的,我要为这个有点漫长的春节写点什么。
从年二十七、二十八开始,我的神经就绷的很紧,从医三十多年的职业敏感让我预感2003年的SARS时隔17年又来了!记得SARS当年我从家里步行去医院上班时,平日里人流涌动的繁华路段见不到一个人,家家关门闭户,感觉天要塌了,那时的信息没有现在发达、通畅,好多事只能从电视、广播里知道,当时大家还是非常听话的,说不让出去,就不出去了,不像现在的各个小区都由附近社区的人员和保安专人把守着……
今年是我们高中毕业40周年,原计划年初二举办一个隆重的同学会,所以年前好多同学从国内外各地陆陆续续回到了六安。虽然很多同学在六安已经没有亲人了,但为了这个四十年的相见,还是纷纷不计代价的奔赴故地。同学群里一、二个月前就已经热闹非凡,筹备组的同学还给每人准备了当天要佩戴的大红围巾,女同学的小群里更是热火朝天,好多人还现去定制了旗袍,做了漂亮的发型,想在四十年的聚会上一展风采……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好几次想在同学群里建议取消这次活动,但看到同学们每天热火朝天的准备着聚会相关的事宜,我只能欲言又止。每天睡觉前瞄一眼同学们在群里的留言,能感觉到他们早已按捺不住相见的激动,但每天疫情的变化,又让我彻夜难眠……年二十八的早上,我终于忍不住在群里弱弱的提了一下,“根据目前的疫情,四十年聚会是否改时间?”群里顿时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我瞎虚惊,有的说我太敏感,但不一会儿,支持我的人就越来越多,不到三个小时,活动筹委会就发出公告暂时取消了聚会,我悬着的心稍稍平静了一些。(非常感谢组委会,说真的,筹备这场聚会,真不容易,我因为平时工作忙,啥也没有做,还给同学们添麻烦,最后组委会采纳了我的意见,我还是挺感谢的!在这里也希望我的亲同学们都能理解我的决定,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我的职业告诉我要理性对待这件事,等疫情过后我们再相聚吧!)
聚会取消了
紧接着问题又来了,我的女婿元月16号从武汉出差回了合肥的小家,而且年二十七又带全家回了的老家寿县,准备年三十早上再回六安过年……说心里话,我还是很想念我那活泼可爱的小外孙女的,虽然女婿没有一点症状,可他来自疫区,没有过14天的隔离期,如果他们全家回六安后,我每天还是要上班,要接触很多人,如果他有问题,我就要被隔离,不仅会牵连到医院的很多同事,也会影响医院的很多事情,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怎么办?我焦急不安又是一夜无眠,早上立即和先生说出了我的担忧,先生很支持我,一早拨通了电话,让他们一家就在寿县过年,我再三叮嘱女婿也不能再出门了,就此隔离。挂了电话,心里很难过,女儿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没有和我们在一起过春节呢!我还要过多少天才能见到我那可爱的小开心果啊?
处理完了个人事宜,我的心稍微有些宽慰,但武汉的疫情却越来越严重了,每天的心都被疫情牵扯着,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上的各种疫情报告,这个时间段六安世立医院和蚌埠五和医院两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已经在政府的要求下正常开设,可请来专家帮忙巡查后,发现流程、三区还有不少问题,即使在春节这个特殊时期找不到工程队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努力按规范去改造。每天医护在三班倒的排班,这期间隔离服的问题、口罩问题、医护的吃饭问题接连不断的发生着、也随即解决着。年三十的上午,区指挥部来电,六安西高速下口、六安火车站需要世立医院派人24小时把守,五和医院也一样,五河西高速下道和一些路口,也都是我们派人把守,不停的询问和测量着每辆车内人员的体温。六安世立医院的120急救站每天数次的出车,裕安区的发热病人、一些急诊和一些需要转诊403医院的疑似病人,都需要我们120急救站去转运,裕安区的确诊病人中有3/4是我们120转运的。新冠肺炎的诊治指南不断地更新着,几个地方的防护用品告急,年三十、初一来回的跑着、巡视着、处理着。五和医院也一会儿一个电话,物资、人员告急,请求支援、报告处理结果。初二上午,五和医院杨院长来电:五河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指示,抽调我院五名护士去城关医院的隔离病房工作。考虑到虽然是隔离观察区,但里面是可能有新冠肺炎病人的(后来证实有两个确诊病例),五和的领导班子和护理部董剑云主任经过慎重考虑,首批派了医院业务精湛的五个护士长丁陆娜、陈博如、王晓慧、彭子燕和邹芸芸。电话放下,我的心撕裂般的痛,泪水止不住地流,在我心目中,她们只是五个孩子啊。虽然其中四个已经结婚,可家里的孩子大都处在哺乳期,最小的芸芸原本婚期定在二月,接到任务后,立即给爱人打了电话,延迟婚期。就这样应接不暇地处理着两家医院方方面面的大小事务,年初五的下午实在按捺不住紧揪着的心,尝试着与院感办孙莉主任随车赶赴五河,还好,一路畅通,沿途几乎没有什么车子。到五河医院后就立即按照规范要求处理发热门诊如何改造,分诊通道如何设置更科学,等等。忙完眼前的工作,又急匆匆地带着亲自修改的慰问信和慰问品去看望了隔离区工作的五个孩子,由于疫情期间只能彼此远远地站着,互相用感激和鼓励的眼神交流着,看着几个可爱的孩子我哽咽的无法自己!博如在值班,没能见着。马不停蹄,等事情处理的差不多往回赶时,五河西高速口已经封闭了,只好绕道明光才得以回来。
五和医院的五位护士
回来后的一周多时间仍然是各个点的防控安排、督查、慰问,政府指令的落实、实施,一份份需要下发文件的修改和签批……而紧急且重要的是如何保证每天300多尿毒症晚期的透析病人能够正常透析,他们特殊的身体状况,决定了必须不间断完成透析,而他们也正是新冠肺炎高易感人群!但,他们由于交通管制往返困难而需要解决住宿,他们由于人员过多常常聚集一起需要合理疏散……
解决了透析病人的正常治疗和防控问题,医院里还有一些必须住院的病人,其中也有发烧的,区指挥部不时来电告知有人投诉我们,说我们医院收治了新冠肺炎病人,好在疫情一开始,公司、医院就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领导组、专家组,指挥部下达了明确指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病房……对每一个病人和家属必须严格筛查,每天专家们对全院发热又有阳性体征的住院病人进行排查、会诊,当然投诉不可能成立!我也不知道投诉的这些人脑子是咋想的,我们从一开始就坚决执行省、市、区政府的所有指令,就算不为别人,我们从医几十年,我们能不为我们自己的员工考虑吗?上抗战疫情的一线可以!但无谓的牺牲,这种事我们绝对不干!
这期间,我们和天宣传小分队的小伙伴们每天竭尽全力把各个区域、各个节点的先进人物、事迹写出来,有时我还要用我那贫瘠的文学知识,修改着一些宣传稿;这期间,采购部的小伙伴们每天夜以继日的工作,联系着原来的供应商和网上关于隔离衣、防控服、口罩、酒精、快消手的厂家电话,可是靠谱的大多没有上班,快速答应的大多不靠谱!好在春节前我们备了一些防护物资;这期间,虽然我们口罩告急,我们依然想着我们医共体内的乡镇卫生院、村室,他们没有备任何的防控物资,我们是一家人,必须互相帮助啊,每天忙碌的院长们除了处理手上的事,就是下乡去送物资,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片爱心啊!
送防护物资到乡镇卫生院
正月十四的夜里,收到区指挥部的来电:明晨8:00,需要派医护人员各一名到西海酒店,裕安区需要成立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点,夜里也不便定谁了,黄川副院长和卢玲主任就先接下了任务。一早我不放心西海酒店的防控、隔离问题,就拉着孙莉主任也一同去了……很快我们从最早积极报名上前线的医护中确定了两名人员,党员、口腔科副主任李小燕和刚刚才来医院半年多的年轻护士王洋。这里虽然住的不是病人,但还是有风险的,也许这些人的身上已经带有病毒,也许他们是无症状传染者。望着两个稚嫩、淳朴的孩子,我的心又一次被撕裂了。
王洋和李小燕
正月十五是咋过的,我一点不记得了,晚上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因为五和医院再次接到通知,要开设非新冠肺炎的发热病人病房,星期五和的院长班子已经积极应对,开设了一个独立区域,但对院感是否绝对安全还是非常担忧,而且他们的防控物资也更加匮乏,指挥部还是决定指挥长、我、孙莉主任周日一早再去五河,晚上即回。大约快夜里12点时,医务处李向处长的电话,再次打乱了我们的行程计划,李向处长说:接市卫健委通知,现在需要报一名医生、两名护士前去支援。具体去哪?干什么?不知道,只说大概明天下午五点出发,明天一早报名单,李处长让我抓紧时间定护士,医生由他和李总、吴世明主任在商议。一个电话睡意全无,脑海里浮现出许多可爱的脸庞,派谁?派谁?立即电话联系卢玲主任,我说了我第一感觉是去武汉,话刚说完,听着她再说话时嗓子已经哽住了,我要求尽可能派重症的、有经验的护士长去!我俩商量了几分钟,我们共同的意向是派CICU的陈晋护士长和普内科病房的朱萍萍护士长!卢主任电话跟她俩交流后,我又一一打了电话,实在是太突然了,她们可能不知道家里人会是什么态度,电话里还是能感受到她们的担心,但两人都是异口同声服从医院的安排!语气里透着两个孩子的坚定!放下电话,我再次拨打了卢主任的电话,她的嗓子越发哽咽了,我说我一早还是要按计划去五河的,她说知道了,放心吧!挂了电话我就更加睡不着了,又是一夜辗转无眠……早上一起来无数的电话,有踊跃报名的、有提出帮着准备物资的,而最为紧迫的是,出发时间提前至中午12点!要求下午2点要赶到安徽医专新校区!这比昨天夜里说的时间提前了7个小时。所派医生也定了下来,是ICU的副主任方金东副主任医师。早在夜里,负责宣传的亚晗总接到消息立即加班,按照广东中山医院援鄂人员的配置,分别列出个人必带物品清单、防护用品清单、生活用品清单,长长的几页纸,我的天啊,只有不到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准备了,咋整?全公司、全医院齐上阵,几十个人忙碌起来……鲜花,必须的,打了几个电话均告知交通原因,店里早已没有原料了,还好,我们原来的一个美小护朱启香接到电话就说:“姚院长,您放心,我本来就想给医护人员们献点花了,店里节前还剩一点,我马上去插一下,一定为他们做三束最美的花,献给勇士们!”电视台、报社、区指挥部一一联系,一个都不能少!一会功夫原本充满电的手机,只有8%的电了,我立即开车冲到医院附近的绿蓝子超市,找到护理部的几个主任,她们每人手里一张清单,在诺大的商场里奔跑着,可以说是在抢购商品,营业员一看便知是为援鄂人员准备的,积极的帮助着、指引着,我帮着抢了几件物品,给她们偷拍了几张照片(事后我调侃说她们好像是在给出嫁的女儿抢嫁妆),就匆忙离开去徽六店里拿袋装茶叶,我知道六安人到哪里茶叶是必带的,因为不知道容许他们带多少物品,只想占地方越小越好,徽六的刘总已经在店门口等我,我说了声,免费送啊,谢了!拿着茶叶掉转车头飞驰到医院。防控物品准备就绪、生活用品准备就绪、行李箱、托运的大纸箱准备就绪,可疫情的原因,冲锋衣买不到女士的,只有绿色185男士的,那咋行呢,我们这两个美女天使们怎么也不能埋没了那么漂亮的好身材啊!手机边充着电,边电话着,动用了很多的朋友关系,很快搞定三件合身、漂亮的冲锋衣,园媛和立林院长分头去取。晗总的办公室十几个人在帮着整理行囊,满屋的东西,不知道的以为是开超市了呢。区政府陈久松常务副区长、区卫健委鲍传满主任亲自来送行,简短的送行仪式、照相、记者采访、5分钟的送行简餐,一切一切忙的让人喘不过来气,可更让人窒息的还是对他们的安全担忧!李总、我、晗总、孙莉主任四个人一起去为他们送行,我们本来是想利用送行的机会再多叮嘱几句,再宽慰一下他们紧张的心。但一切都是多余的,因为方金东主任是六安的领队,这从六安到合肥一会的功夫必须把刚刚拿到的队员名单、电话输进手机,并一一联系拉进一个群。一路上三个人分别不停的忙着,根本没有时间和我们说话。到了安徽医专,我们一直把他们送到六安团的专车上,放下行李,立即把六安团的队员(可惜少了霍山的三个人)集合在一起,照了一张集体照,直到看着他们走进会场,我们才转身离去,又驱车赶往五河。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泪珠,心也在颤抖,希望我可爱的天使们啊,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早点回来,我们等你!
前往武汉的同事们(陈晋、方金东、朱萍萍)
这次去五河的路和年初五的时候就大不一样了,绕了几个下口,才从蚌埠北下道,又是绕来绕去终于到了五蚌路,进入五河的哨卡,虽然带着介绍信,说是给蚌埠五和医院送紧急防控物资也不行,我用我的自来熟,和负责人说了半天,又找了证明人证实我们真是来送物资的,这才放行。
2月9号下午6点才到达蚌埠五和医院,这是春节后第二次来五河。听说,陆娜她们五位护士长早上已经被接出隔离病区,去格林豪泰宾馆自我隔离观察14天。接替他们的第二批队员是呼吸内科的李军主治医师、普外科的杨似锦、神经内二科的潘梦娴护士,已在2月7日就进入了城关医院的隔离病区。我们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发热病人病房的流程、通道及院内感染问题。而且按照五河县防控指挥部的要求,还要解决未来可能要开设的两到三个发热病区的一系列的院感防控问题。虽然政府一再说了,收的都是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发热病人,但李总以老防疫人几十年的经验,还是让我们做到全面防护,谨防万分之一的事发生。
接下来的一周,还是忙忙碌碌,千头万绪的杂事,但我心里已经意识到疫情在六安已经得到了控制,这一点可以从从发热门诊以及120急救站的接诊情况变化分析出来。就在我们院长办公会讨论如何根据今年的疫情形势,制定和修改医院下一步发展思路时,再次接到五和医院杨院长的电话:县里要求派一名重症科或者呼吸科的专家去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支援,五和医院的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沈宏韬第一个站出来报名,一个多小时的准备,五和的同事依依不舍的把他送走,蚌医附院是安徽省新冠肺炎治疗压力最大的医院,他去的是重症病房,危险性可想而知,只能是千叮咛万嘱咐了。五和医院开设的15间独立病房的发热病区,已经收满,又扩大了一个16间独立病房发热病区,病人也基本住满……这期间六安市和五和县又有指令,立即准备医生、护士援鄂预备队,经过积极报名,六安选拔了江宏杰、张建国两名医生,罗唯、杨静、卢文讯、孙南燕四名护士。五和医院选拔了肖文莲、李冰两名护士,随时准备出发。
沈院助匆匆收拾行李就出发了
这期间再次接到女儿深夜电话,他们合肥居住的小区有了四个新冠肺炎病人,2月11日24:00全封闭,虽然我心里很难受,嘴里也只能是轻描淡写的问他们是否回来,女儿毫不犹豫拒绝了我,也许她也知道其实我东奔西跑的,也是危险人物了。这个春节对于我至亲至爱的人,我是愧疚的。
之所以啰里啰嗦写了这么多,就是想记录一下2020年这个不平常的春节,感动的人、感动的事;就是想这次疫情过后党中央、政府会加大力度扎实做好疾病控制中心的建设,从今以后中国再也不会有类似的重大疫情发生了;就是想若干年以后,当我们老了(其实在年轻人眼里我们已经老了),记忆力更差的时候,回忆这段往事,不会有几个老头、老太太争论的脸红脖子粗,时间概念不清;就是想等我外孙女长大以后,告诉她如果姥姥2003年SARS时只有恐惧和悲伤,那么这次虽说没有上前线,也尽了绵薄之力;我更想告诉那些对所有的民营医院有偏见的人,任何的战斗,民营医院不会缺席,我们不管是公司、医院、还是所有的员工,都在以实际行动谱写着一首首新时代的赞歌……虽然每天揪着的心一次次的被撕裂着,但更多的还是被感动着,每一个上武汉、蚌埠前线的、在发热病房、发热门诊、120急救站的、高速下道、隔离病区、隔离观察点的同事们,哪个不是舍小家顾大家?哪个不是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他们是新时代的勇士!他们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里的战斗英雄!但愿这场疫情结束后,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更不会忘记他们!
危机总会过去,可有人也总是健忘。这一次,让我们从孩子开始教起,以后面对我们的医护人员——今天,怎样被感动,今后,就请怎样去尊重! 最后我要感谢很多的企业、很多的爱心人士,在这个“寒冷”的春节里,他们送给我们许多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特别感谢武汉的朋友,在最艰苦的日子,给予我们前线队员的关心与厚爱!疫情无情人有情,愿春暖花开时,我们能当面去谢谢这些可爱的人。
六安世立医院 /姚 红 写于2020年2月16日夜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