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医疗淮北矿工总医院的ICU护士姚蕊芹,是一名援鄂医务人员。她用心记录了在过去的二十五天里,她从出发的那一刻起,到身处一线奋力抗疫的这一路上,受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和好心人的帮助,他们都是最美逆行者,都是抗疫英雄:
作为一名援鄂的医务工作者,从初三那天抵达武汉到现在已经二十五天过去了。这段不一般的工作生活经历告诉了我,真正的抗疫英雄是谁。
援鄂出发那天,疫情管控力度再次强化,通告说“今日公交车开始停运”。收到援鄂号召的当天我在庐江,心里下定了决心,今天就算是徒步也要赶到合肥。那沸腾的热血和为国家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催促着我赶紧出发。
我把困难告诉蓝天志愿者,很快就收到了答复,庐江县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和他的爱人一起将我送到合肥的集合点。分别的时候,他们拉着我的胳膊使劲给我加油:“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等你回来”。
19:04,医疗队从合肥站出发,乘高铁前往武汉。上车时月台上的乘务人员帮我提行李,并对我说了句“加油”,说实话那天说这句话的人都双眼泛红,听见最多的也是这句,每次我都能被打动,肯定的点头回答:“一定!”
发车没多久乘务员就把晚餐送来了,是“老乡鸡”!我的同事们都知道,这个绝对是我的最爱,在北方城市生活时间长了,总觉得这就是家乡的味道。不知道前路如何,珍惜现在能吃饱的每一顿。可口的饭菜不仅温暖了我的胃,也暖了我的心。
到达武汉以后第一次乘上武汉的公交,此时的公交不再是普通的公共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了医疗队的专用车,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也不知道开了多久,当司机师傅把我们安全的送达酒店,看了下时间已是凌晨。而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是这位师傅接送我们上下班。
我记得有一次2:00下班从太康ICU出来,刮着大风,下着大雨,套在身上的垃圾袋出门瞬间就被大风吹起飞上了天空,我顶着洗漱盆跑向公交车,太康医院并不大,我们从门诊楼侧面跑出来,不知道司机师傅是不是一直盯着这边,我们一露出来,他就立即将车从停车位开了出来,站在驾驶座弯着腰看着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直等待着按下开门键,反正我们到车前的一瞬间门就打开了,还没有坐下来,他就赶紧递上毛巾,当时为了防止病毒传播,怕把师傅的个人物品弄脏,我们就拒绝了,但师傅说“你们小心着凉啊,空调已经提前打开了”。
师傅年纪应该50岁左右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是一位依然能保持温暖的大叔。
我们住在东西湖区诺亚酒店,经理和这里的每一位员工都很热情,突然一下接待我们这一百多人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一份繁重的工作,但在他们的眼里丝毫没有厌烦、疲倦。每天总是细声细语的问候我们,最近还给我们准备了小超市,以供我们日常需要。
到了武汉以后,我所在的单位淮北矿工总医院又为我们准备了一批生活物资,因为正是年关,几乎所有快递公司都在休息,只有顺丰还在坚守岗位,快递小哥准时为我们送来快递。有次闲聊,饭点早过去了,但他还没有吃饭,我的心啊,那一下就难过了起来,拿来了屯了很久的小零食给他,如果不是他们一直在坚持工作,我哪来的物资,哪来的安心。
有两次我去黄陂区提取生活物资,在中华慈善总会的库房里看到这样一群蓝衣服的志愿者,他们用肩膀不分昼夜的扛下库房的所有物资,将最重要的物资转运到最需要的人手里。
在武汉,城市里穿梭着无数的志愿者,他们和我不一样,来武汉我做的是我的本职工作,在我心里这是应该的。而他们是放下原来的自己,做着一心为他人的工作。在武汉,像这样充满爱的地方随处可见。
说了这么多,不在武汉的朋友应该都大致了解了吧,我们在这里尽自己的职责,行南丁格尔、希波克拉底誓言,但我们并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一路上有无数的人在照顾我们、关心我们,她是城市里的环卫工人、是酒店门口送快递的小伙,是热心肠的志愿者,是关爱每一位队员的领队,更是武汉这万家灯火让我们在奋战的道路上充满战斗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正是因为各行各业的同胞们唇齿相依,守望相助,我们才能专心致志的坚守在我们的岗位上,正是因为你们,我们才能没有顾忌的去抗击病魔!
没有你们,何来我们最美的逆行?
什么人是英雄?是在疫情期间默默坚守奉献的人!是经得住时代考验砥砺前行的人!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