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科复工防护方案(超全+妥善)

2020
02/21

+
分享
评论
好的牙深度齿科内容
A-
A+

还等着你们,看牙呢。


(原文首发【 好的牙 | ID:haodeya_DX 】公众号)

2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要求各地区不得对日常诊疗服务采取“一刀切”停诊。

医政医管局网站截图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再次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通知》,新版方案对传播途径做了更新与明确,“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对气溶胶传播的说明

两日内接连发文,让齿科诊所朋友们看到复工开诊的曙光,但也提醒着广大同仁,复工后的诊疗工作,“安全防护”视为重中之重。

即将迎来看牙高峰期,诊所如何做好营业前准备?如何让医护更“安全”地复工?占据了我们近期的思考。今天,把这些思考整理为这份「齿科复工防护方案」,复工在即,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帮助到更多同僚共克时艰。

- 复工前后服务流程 -

1 | 防护物资配备

开诊前,应备好红外线体温枪、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防护镜、手消、含氯消毒剂、75%酒精等必备防护用品及其它诊疗所需物资,根据消耗确定好采购周期、渠道供应商。

2 | 公共区域消毒

对大厅、走廊、公共区域、儿童游乐室、洗手间等公共区域进行大清洁、大消毒,物体表面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金属等)设备设施可表面使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至少三遍)。

3 | 存在污染物时

有明显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然后应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 | 上岗前准备

对前台客服人员、诊所医护人员进行新冠病毒防护培训,并要求全体人员每日岗前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按照防护要求佩戴口罩、手部消毒等;明确开诊后非必须情况下,医护与医护、用户与用户、医护与用户之间保持至少1米社交安全距离。

5 | 更新完善接诊流程

尽量使用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等途径,控制好每位用户预约时间节点,尽量避免多位用户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增加聚集性风险。

6 | 设置预检分诊

在诊所前台设立预检分诊点,并为其配备红外线体温计/体温枪、个人防护用品、免洗消毒液。

由分诊台工作人员指导所有进入诊所的用户及家属正确佩戴口罩(尤其是鼻夹是否贴紧鼻梁),引导使用手消进行手卫生消毒,多人同时前往诊所时,引导间隔1.5m以上有序排队。

使用红外线体温测量设备检测用户及家属体温,并做好实时记录,若二次复测体温仍≥37.3℃,判断为发热,应立即单间隔离并报告诊所及相关单位。

7 | 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询问用户及家属,并填写《齿科诊所就诊登记表》,包括14天内有无:

·  湖北省等疫情严重地区的旅行史、居住史

·  湖北省等疫情严重地区的访客接触史,尤其是发热人员、呼吸道症状者的接触史

·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聚集性发病人群、野生动物接触史

·  发热、干咳、乏力、腹泻、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

·  不明身份的多人聚餐、聚会

·  与新兴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相关,如同乘飞机/轮船/动车等交通工具

8 | 接诊注意事项

提前一天准备好第二天预约用户的信息(如诊疗项目、就诊时间、约诊医生等),实时了解医生工作状况,避免在未消毒情况下带用户进入同一诊室。

9 | 结账收费

用户诊疗结束后,提醒及时佩戴口罩,引导至前台自行进行缴费,并预约复诊时间。如有特殊情况需与前台沟通,建议保持1.5米社交安全距离。为防止交叉感染,尽量避免使用现金,建议使用微信、支付宝等便捷方式收费。用户结账离诊后,立即进行手部、前台物品消毒。

10 | 客服人员岗前培训

熟悉能复工开诊、暂未开诊的治疗项目,如龈下刮治、补牙、拆冠、复杂拔牙、根管治疗等需要使用气动设备(快机、洁牙机)的,尽量延迟预约,做好回访,根据疫情进展,另约合适时间。

11 | 预约分流

提前了解用户治疗意向、就诊项目、治疗偏好,提前筛选暂未开诊的治疗项目,已复工开诊项目及时安排治疗,并合理分配好各项目就诊日期。可考虑根据项目大小、VIP等级、紧急程度等方式安排预约。

12 | 取消/推迟预约

及时做好登记,统一所有的对外渠道(如网站、微信、客服等),统一口径宣传“预约制”,线上收集用户信息,引导用户添加诊所企业微信,为后续私域流量等运营手段提前布局。

13 | 未到诊用户维护

可通过点对点、点对面等方式进行维护,电话/网络回访、储值卡券等形式,关怀用户近期情况,挖掘潜在治疗项目。

- 开诊后医护/用户防护 -

14 | 分诊台工作人员

配备工作服、隔离衣,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乳胶手套、医用防飞溅护目镜。

15 | 指导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如有用户或其家属未带口罩前来就诊,引导用户正确佩戴口罩,并提醒其做密闭性检测。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16 | 引导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

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使用后的纸巾不要随地乱扔,需要丢到垃圾桶,并且立即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17 | 预检分诊台出现发热等用户

在充分防护的基础上按照指定规范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隔离留观室及时隔离,属于口腔急症时,由防护到位的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后续消毒,诊所还需及时提醒用户居家隔离等事宜。

18 | 医护人员上下班途中

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优先选择步行、骑行、自驾、班车上下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不得不乘坐时,务必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少用手触碰车上物品,不用手摸口鼻、眼睛。

19 | 医护人员进入诊所时

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使用手消消毒,若二次复测体温≥37.3℃,向诊所报告,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在线问诊、医院就诊。

20 | 一般诊疗操作防护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医用护目镜、医用橡胶手套,穿工作服、一次性鞋套。

21 | 有飞溅操作时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飞溅护目镜/防护面罩/面屏,穿隔离衣、一次性鞋套,指导用户使用3%双氧水含漱30秒,使用强吸及橡皮障减少污染物扩散。

22 | 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时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橡胶手套、防飞溅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隔离衣、一次性鞋套,如果有条件,可穿医用防护服。

23 | 防护用品穿戴顺序

换工作鞋→工作服(如外穿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更换洗手衣裤(如外穿一次性防护服)→手消毒→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并做密闭性检测)→佩戴一次性工作帽(头发不外露)→穿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面屏→穿鞋套→手消毒→戴手套

24 | 防护用品脱卸顺序

摘掉手套→手消毒→摘护目镜/防护面罩/面屏→手消毒→脱隔离衣/防护服(戴手套的手不触及防护服内侧,消过毒的手不接触防护服的外侧)→脱鞋套→手消毒→摘一次性工作帽→摘医用防护口罩→手消毒/洗手→更换工作服或个人衣服

25 | 手卫生要求

工作期间不戴手镯/手链、手表、戒指等物品;严格落实“两前三后”手卫生原则(两前: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三后:接触病人后,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脱下防护用品及工作服后,务必手卫生;非清洁的手不要接触口、鼻、眼等。

正确洗手的步骤 |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26 | 发生职业暴露后

流动水下冲洗伤口,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如粘膜暴露,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冲洗后,使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向诊所有关部门上报。

27 | 参加会议时

全员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时人员间隔1米以上。尽量减少集中开会,使用企业微信线上会议等替代方式,控制线下会议时间,做好开窗通风、会后场地、家具/茶具消毒。

28 | 诊所内用餐

分餐进食不聚集。用餐区域、餐桌餐椅使用前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使用前后高温消毒,严禁生食、熟食混食。

- 开诊后环境清洁消毒-

29 | 物体表面

频繁接触表面(如牙椅按键区、灯把手、光固化灯手柄等)贴防污膜,一人一用一更换;其余物体表面(如牙椅接触面、材料、键盘、鼠标等)每个诊疗用户结束后使用消毒湿巾或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30 | 诊室地面

每天至少2次(推荐中午、下午诊疗结束后)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有明显血液、体液污染的,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31 | 牙椅水路治疗间

中午、下午诊疗结束后将吸水管浸入1000mg/L含氯消毒剂冲洗30分钟消毒。

32 | 诊疗结束后的终末消毒

牙椅、边柜等应彻底进行清洁、消毒,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让消毒液作用30分钟;明显血液、体液污染的,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33 | 诊室空气处理

在易产生水雾、气溶胶的诊疗操作中建议使用强吸及橡皮障;诊疗过程中全程开启空气消毒机(如医用等离子空气消毒器);诊室做好通风,每天早中晚各一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以上。

粉色区域为气溶胶污染的区域

34 | 候诊及公共区域

使用浸有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抹布擦拭候诊椅、导医台、预检分诊处、收费处、药房窗口台面及玻璃等,每天至少4次;中午及下午停诊后无人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电梯轿厢及按键,并随时观察如遇污染立即消毒。

35 | 候诊区环境

为减少人员聚集,候诊椅至少间隔1米以上或间隔就坐;候诊区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医疗废物桶,并醒目标识。

36 | 发热隔离诊室

专设一间独立、通风的诊室,作为感染用房,用于接诊发热、疑似用户,并尽可能使用单独水气系统,配备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勿开启中央空调。

37 | 隔离留观室接诊后

做好空气消毒,有人时,使用空气消毒机、开窗通风等方式,无人时,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喷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物体表面、地面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30分钟,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38 | 使用后的抹布、拖布

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双层感染性织物收集袋密闭包装、做好标识、交接清楚,运送至洁具处置中心集中处置后备用。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39 | 集中供气系统使用前

除做好设备的常规保养外,应更换各类滤芯滤膜密封器件,对供气全系统(进气管路、压缩机组、储气罐、输气管路、椅内供气管路)进行全程消毒灭菌,可使用臭氧充注空气系统进行消毒灭菌。另外,单机供气的空气压缩机不得设置在诊室内。

40 | 集中供水系统使用前

应更换各类滤膜滤芯,供水全系统(供水机组、输更换水管路、椅内供水管路)进行灭菌消毒。自身内供水的口腔综合治疗台应按设备使用要求进行机内储水罐和管路消毒。

41 | 其它供水系统使用前

氧化电位酸化水或其它含有消毒剂的供水系统,应通过系统检修保养保证系统的有效灭菌消毒能力。

42 | 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

检修已有的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若为中央空调,需了解中央空调类别、供风范围、新风的取风口等信息,系统评估是否可以开启中央空调。做好系统管路清洁消毒,更换滤膜滤网。

43 | 口腔医疗综合管线

保证管线路通畅,管道无腐蚀破损,管路密闭无泄漏,管线地沟无漏液积水,天花板无浸水塌落。下水管路无向室内开放的气体泄露点(如下水接口不密封,下水无存水弯)。

44 | 治疗台抽吸系统

不论自生负压还是集中负压的抽吸系统,应增加集污过滤网的清洁频次,确保抽吸通畅,尽最大可能地减少治疗过程对治疗环境的污染。

45 | 非独立牙椅诊室

至少间隔一张牙椅安排就诊,并保证口腔综合治疗台水气洁净、增加有效的负压吸引、增加空气消毒器、增加换气量、增加新风及排风、加强诊间和日间消毒,减少非诊疗医患人员在诊室等措施降低空气污染风险。

46 | 医疗废物处理

医务人员佩戴的医用口罩等一次性防护用品放入医疗废物桶,不得带出诊室。对于疑似和确诊病例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规范,红色标识“新冠医疗废物”。

47 |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日产日清,严格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做好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每日下班前诊室内的医疗废物全部清理运出,诊所内在24小时内转出,转运之后使用1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医疗废物暂存点,处置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2月18日时,新增治愈出院病例首次超过新增确诊病例,这个“交会”一点点拨开了1月以来笼罩着的乌云。

截止20日,湖北以外的30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新增确诊病例人数也迎来了16连降。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诊所复工开诊的日子渐近,广大同仁在工作中切莫大意了,建议业内

收藏「齿科复工防护方案」

,一一对照。如有防护新招,欢迎补充。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齿科,复工,方案,消毒,含氯消毒剂,口罩,诊所,用户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