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迦建议您,小区有人确诊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冷静、不恐慌”。因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攻击。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的不断深入,各地市病例情况逐渐公布出来。与此同时,各种小程序和APP的疫情地图也纷纷上线,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化,方便大家快捷地查询疫情感染的小区,更直观地看到自己附近的情况。
没有上榜的小区居民长舒一口气,上榜小区的居民则如临大敌,绷紧了神经。
如果自家小区或者附近小区,出现了疑似或者确诊病例,该如何给自己和家人做好防护措施?还能出门吗?能开窗吗?
01
病例确诊后会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与其密切接触者也会被要求采取相应的医学隔离观察。
各小区物业部门会强化日常清洁消毒培训,规范开展公共区域的消毒工作,降低环境暴露的风险,小区居民无须过度恐慌。
同时,小区的其他居民一定要配合卫生部门或者社区开展的疫情排查、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这是对小区全体居民的最有力的保护。
02
保持良好心态,树立起战胜疫情的信心。
主动关注卫生部门、社区以及小区物业发布的最新信息。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建议大家,适应当前状态、调整生活方式,并提出了“五个一”,即:制定一个计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钻研一件事情——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且享受这个过程;找到一种支持——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都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注意不要只聊疫情;进行一项锻炼——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或者跟朋友远程相约在运动App上共同锻炼;思考一些体验——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03
做好个人防护。
居家要注意居室干净整洁,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冬天开窗通风时要注意保暖。保持手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生动物。
04
尽量避免外出,如确实需要外出,切记戴口罩,与人间距1米以上。
此外,在小区搭乘电梯或者到人员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时,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并在洗手之前不要用手触碰口鼻眼。
05
关注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掌握体温情况。
若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应第一时间正确佩戴口罩,并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排查。
特别注意:如果已经和病例有过接触,请及时向当地的居委会或社区卫生机构报告,并配合做好医学隔离观察。小区物业和居委等有接触病例风险的人群,需要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KN95口罩,并做好手卫生和病例活动场所的消毒等工作。
其实,我们不用因为小区住户确诊,就过度担忧和焦虑,草木皆兵。保持好心态,该吃吃、该喝喝,平时多了解争取的预防知识,认真做好每一次防护,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不扎堆,就能很好的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疫情防御期间,虽不能见面,但迦华国际医疗的健康服务依然陪伴!
迦华专业医生和医疗专家为居家隔离者免费提供24小时在线的疫情防护咨询、医疗健康咨询与健康答疑服务。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