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人心理音乐吧④| 宅家人,如何适应“宅家”生活?

2020
02/17

+
分享
评论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区人民医院
A-
A+
舒缓身心,让我们一起宅在家中!

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特点、传播方式和防范措施的更多了解;随着对疑似患者确诊时间的缩短、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很多人已经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恐慌情绪中走出来,慢慢的接受,理解和适应;但随着一天一天的“宅家不出门”,有些人会出现烦躁,坐立不安,甚至有要找个物品或找个人“发泄发泄”一下的冲动,或者产生了忧郁,对生活,家庭,未来的担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作息时间紊乱

由于没有上班或上学的时间限制,人们很容易不自觉地经常日夜颠倒,典型的就是觉得明天不用准时上班,晚上晚一点睡没有关系,于是第二天起得就晚了,然后如此循环下去,最终变成了日夜颠倒,生物钟彻底紊乱。持续几天后出现身体内环境的变化,影响了情绪,出现了情绪的波动。

2.三餐不定

如果一家人住一起,恰逢春节前家里备足了年货,一天三餐安排可能还正常些。

如果是一个人,觉得做饭麻烦或没有预先准备,可能会靠泡面、零食度日,或叫外卖。几天后,可能会出现肠胃道不适,如胃胀、便秘、肠胃炎等,躯体的不适影响了情绪。

3.生活学习生计的担忧

长时间非主观性“宅家”,对需要安排家庭生活的主妇们,“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家大小要吃要用,不出门不行,就是出门也不一定能如愿采购如愿的食材,烦。

对在校学生,尤其有升学压力的学生如面临中考、高考、考研,假期延长意味着原有学习计划中断,无所适从,茫然。

对无固定职业的劳动者,“宅家一天”,收入就少一天,这些人包括外卖小哥、街头商贩、小摊档主、搬运工、送餐员、临时工,等,他们需要外出打工才能养家糊口,为了生计发愁,忧。

那么,如何去调节呢?

1. 睡眠要规律

如果你是一位按点上班的职工/职员或必须按时上学的在校学生,心里要把控现在的“宅家”是暂时性的,并不是常态,维持原来的作息时间规律是很重要的,这样有利于你随时可以返工/返校去适应工作/学习生活。

当然,没有准时上班/上学的压力,要求自己每天早上准时起床,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可以制定宽松一点的作息时间,但必须是有规律的。保障身体内环境稳定和情绪稳定。

2. 合理安排生活

在睡眠规律的前提下,三餐时间要固定。在特别时期,可能家里准备食物不是很全面,质量、口味难以保证。主妇们也不要太担心,能保证主食和搭配有新鲜蔬菜水果、蛋白质,就可以令一家人有均衡的营养。家庭成员们也要包容理解,非常时期,吃饱是“王”道,多给主妇们鼓励点赞。

3. 合理安排学习

对一位有升学压力的学生,可能原有的学习计划打乱了,试着按一周、二周或一个月的时间做个相应的计划,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多与学校老师同学联系,现在很多学校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开设网课、在线学习,学业指导,发挥自己自主学习能力。

4. 对未来有信心

相信政府,万众一心抗疫情,这不会是一个长时间的事情。尽量挖掘个人资源,合理安排生活物资,利用环境中可利用的资源,如:助一些网络平台兼职、尝试一些新工种,等。当觉察到自己/家庭难以渡过难关时,及时向亲戚、朋友和社区求助,不要怕“没有面子”,“被别人评价不好”,我们有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文化传统,相信社区、亲戚和朋友们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5、音乐可以疗愈人的身心,对改善情绪有一定帮助。本文文末也插入了罗湖区精神卫生中心音乐治疗师提供的音频,欢迎聆听。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我们学会接受“我们不能改变发生的每件事情”这一个事实,学会耐心、宽容、灵活,改变自己,调整自己,去挑战过去,更好的适应生活。

如果你在“宅家”过程中出现烦躁、担忧、焦虑不安,无法通过自我调节缓解时,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和心理健康服务,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区精神卫生中心的热线电话(82451199)24小时开通,为你随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一起聆听音乐

让心灵与自然共舞

↓↓↓

来源:

罗湖医院集团心理疏导小组、

社管中心:洪晓虹教授,罗湖区精神卫生中心音乐治疗师 沈芊宜

编辑整理:罗医宣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