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2020年2月14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一组让人痛心的数据:截止到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16例,占全国确诊病例的3.8%;医务人员死亡6例,占全国死亡病例的0.4%,图。
“死亡”一词是个中性词,用于发布统计数据一点问题都没有。其他时候比如某次事故死亡多少人,死亡率是多少,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描述了。
但此后多个媒体还使用“死亡”一词去描述这几位不幸去世的医务人员,就有点无情了。
也许有人问,这有错误吗?
当然没什么错误。
你可以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你也可以说“武汉加油”。
让我们再看看另一种情况:
2020年1月31日《河南商报》:英雄一路走好!河南民警程建阳在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
2020年02月11日《搜狐网》:痛心!6天,7名警务人员殉职疫情一线,请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
2020年02月12日《搜狐网》:突发:又有两名民警殉职,22名战友倒在抗疫一线!
2020年02月16日《经济日报》:生命诠释担当 忠诚铸就警魂——追记内蒙古疫情防控一线殉职民警何建华!
这些人都是英雄,说他们殉职当之无愧!
我有许多警察朋友,他们大多是基层民警,年龄不大,疾病较多,身体年龄比实际年龄要老10岁。他们平时很辛苦,有的人还经常面临生命危险。我经常跟他们说,咱们两个行业是当今最苦B的两个行业,付出很多,挨骂也最多,还经常要背锅。
我列举对警察的报道,绝对没有嫉妒或者不同的意见。相反,我对这些警察兄弟肃然起敬,我这里只是做一个类比。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者,就是英雄!
警察是英雄,医务人员也应该是英雄。
可警察去世了是殉职,那为什么医护人员去世了就说是死亡了呢?
媒体用殉职描述医务人员难道很难吗?
前几天,著名学者易中天发文说:
实际上,现在武汉、湖北乃至全中国,首先靠一线的医护人员治病救人,其次靠基层干部和公安干警维持秩序,这是我们守护家园的两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要是垮了,尸横遍野。
第二道防线要是垮了,天下大乱。
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最深刻总结,简单几句话,就透出了一个学者的社会良知与大爱。
把奋战在武汉一线医务人员的去世说成是死亡,反映了一些媒体人一贯的傲慢、冷血与虚伪。
这几位殉职的医务人员,几天前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家人,有欢笑,有期望,有憧憬,有朋友,有承诺。但是,现在却变成了一组死亡数字。
我很难过!
所有还在一线奋战的医务人员也都很难过!
这几位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殉职的医务人员,有3位已经被官方公布了个人信息: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梁武东,于2020年1月25日早上7时许不幸殉职,享年62岁。他是第一位牺牲的医务人员。
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不幸殉职,年仅34岁。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知名移植专家林正斌教授,2020年2月10日上午11点18分不幸殉职,享年62岁。
另外3人,官方还没有公布个人信息。
这还不包括疫情期间,因操劳过度而殉职的其他城市的医务人员:
2020年1月23日下午,江苏泰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姜继军医生在奔赴发热门诊时,不幸殉职,享年51岁。
2020年1月25日晚9时许,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仙阳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毛样洪医生在检测过往人员体温时,被轿车撞伤,不幸殉职,享年52岁。
2020年1月28日晚23时50分,江西赣州市大余县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副科长蒋金波医生因劳累过度不幸殉职,享年58岁。
2020年2月3日,湖南省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宋英杰医生因过度劳累,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8岁。
2020年2月7日凌晨,江苏南京市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小组组长、副院长徐辉医生因操劳过度不幸殉职,享年51岁。
武汉还有一位因感染新冠肺炎而不幸殉职的医务人员,更让人揪心。
有人说,这是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殉职的第7人。
最初说,她叫柳凡,是武昌医院注射室的一位护士,全家感染,父母过世,情人节那天这位护士也不幸去世,全家只剩弟弟还在ICU抢救,图。
后来说,去世的不叫柳凡,而叫柳帆,是武昌医院梨园院区的医生,所以被当作谣言而被正式辟谣。
随后,武汉市武昌医院发表官微声明,图:
柳帆同志是我院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室的一名护士,2020年2月14日下午18:30在全力抢救后无效病逝,享年59岁。失去这样一位好护士,我们也深感痛心。据了解,柳帆同志年资较长,没有安排去发热门诊导医台,预检分诊台等一线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严格按照防护要求做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在这次战役中,病毒是残酷的,我们对柳帆同志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衷心希望我们所有医护人员平安健康,战役后都能平安归来。
但是,关于她全家感染,父母已经过世,只剩弟弟还在ICU抢救的信息,武昌医院发布的微博中都没有提及,没确认,也没有否认。
不过, “凤凰网视频” 随后证实:“柳护士家中多人感染新冠肺炎,愿平安!”,图。
目前能够确定的是,这位殉职者叫柳帆,是一位护士,因新冠肺炎去世,家人也被感染。
民间与官方最大的争议点不是叫柳凡还是柳帆、是护士还是医生,而是柳帆是否“裸奔”(没有防护)的问题。
那时专业防护物资短缺,武汉市最大的两家医院都公开承认,专业防护物资严重不足,他们的医务人员都暴露在风险中。说柳帆没有得到有效防护,并没有指责医院的意思。
可医院仍在极力辟谣,反映了对个别人来说,护士的生命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承担责任。
更令人气愤的是,武昌医院宣传科一“崔主任”在回答采访时的用词:
“院方并未将其安排在一线工作岗位”;
“她只是一个打针的护士”!图
什么叫没有安排在一线岗位?打针的护士如果不是一线,什么叫一线?
什么叫“只是一个打针的护士”?就那么无足轻重吗?
也许这句话是这位崔主任走嘴而没有走心的无意识表露,没有必要吹毛求疵。但是,从心理学上说,无意识(潜意识)恰恰反映的是真实的内心。
无论怎么走嘴,崔主任也不可能冒出 “只是一个签字的院长”之类的话,因为在她的骨子里对院长是毕恭毕敬的。
看到这里,我反而释然了。在某些医院宣传人员的内心,对医务人员都如此的不屑,还指望媒体有多少尊重!
为什么有些人医生、护士的牺牲如此漠然?
疫情是和平年代的战争,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存亡。
此时的医护人员,付出的不仅仅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有自己的超强劳动,以及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奉献和牺牲,绝对不亚于战争中的军人。
有人说,应该将这些献出生命者评为烈士!
能评为烈士当然更好!
其实,对所有的医务人员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得到应有的尊重,发自内心的尊重。
2015年天津港大爆炸时,对牺牲的没有编制消防员的待遇问题产生了争议,是总理一句“英雄没有编外”而一锤定音。
英雄没有编外!英雄也不分职业!
与时间搏斗,与更多的未知搏斗,在这个危险的战场,没有谁比他们更配得上英雄称号。
所有在这场疫情中牺牲的医生、护士、民警、志愿者,都是英雄!
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舍生取义。
他们并不完美,但大难来临,他们敢挺身而出,逆行前线,以命相搏!
这个世界需要正义和善良,他们应得的尊重。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