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被感染的几率是多少?

2020
02/17

+
分享
评论
罗医生健康说
A-
A+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力强,我们应该怎样防护?

根据目前的研究,所有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易感,而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路径,传染性较强。截至2月16日,全国确诊人数已超过68000人,而这个数字每天都还在攀升。

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被感染的几率是多少?目前尚未可知,这取决于密切接触者自身的免疫力情况、接触时是否做好防护措施等因素。

一、免疫力不同,感染情况不同

人体的免疫力是抵抗病毒的第一关,有的人免疫力强,对抗病毒的能力就强。很多的新冠病毒重症患者都是年龄较大,且本身有多种疾病缠身的人,这些人的免疫力相对较弱,所以也比较容易被感染。

二、防护措施不同,感染情况不同

以医护人员为例,他们都是冲在战役最前线的人,每天都会密切接触新冠病毒患者,他们的感染情况如何呢?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1716名医务人员被感染,其中湖北全省占了近九成,共1502例,武汉一线有1102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在1716名被感染的医务人员中,有6人不幸殉职。

这些被感染的医务人员,大部分是在防护措施不足的情况下感染的。

被感染的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林婷,在1月初接诊过来自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5名患者,她当时的防护措施几乎为零,她戴着两层外科口罩,穿着一件蓝色的隔离服,和几位被感染的患者共处一室,待了整整一晚。而医护人员接触新冠病毒患者,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和面屏是标配。

随着医护人员防护意识的提高,防护措施到位,后期被感染的医护人员也越来越少了。

所以只要做好防护,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其实很低,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普通人。

三、普通人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一)有密切接触史的人

如果你与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有过密切接触,不论你是否有症状或确诊,首先应该告诉社区医学观察人员并保持联系,并单独居家医学观察至少14天。

观察期间自测体温、佩戴口罩,避免和其他人近距离接触,紫外线居室消毒(紫外线、过氧乙酸配制液)。

注意是否出现发热、干咳、流涕、流泪、乏力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在观察期间出现以上症状时立即联系社区医学观察人员,听从安排尽早到发热门诊就诊。

(二)无密切接触史的人

1、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外出时一定要戴口罩。如果没有N95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也可以,佩带口罩虽然不能阻止纳米级的病毒颗粒的吸入,但可以阻挡含病毒颗粒的飞沫,减少病毒的感染风险。

2、一定要勤洗手。公共场所的门把手,电梯及各种按钮等,可能会有病毒附着物体,所以在外面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用手触摸口、鼻、眼等病毒易感染部位。

外出后要用流动的清水或使用肥皂洗手,搓手不少于20秒,有条件也可以使用含70%—80%的酒精免洗洗手液。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