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山医疗队“出征”武汉的20天……
武汉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人才前赴后继,为疫情抗争出力。
这场疫情中,一句“党员先上”让张文宏医生火了。
这位来自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主任医生让网友对上海医生竖大拇指,也让大家记住了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是上海著名三甲医院,有着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医疗实力。
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立于2011年,自成立起就以人道博爱、救死扶伤为使命,参加了唐山地震、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等。各类国际国内紧急救援任务,是国家及上海重要的医疗救援力量。
在此次援鄂队伍中,我们也发现了华山人的身影.......
四批队伍前赴后继
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上海华山医院派出4支医疗队,共计268名医护人员前往武汉。
他们分别投入到武汉金银滩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医院、武汉同济光谷院区这些疫情重灾区,在重症抢救方面投入了庞大力量。
他们互相协作,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能量。让我们回顾下他们这20天的出征历程吧!
党员先行,拉响冲锋号角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当全国观众正在电视机旁收看央视春晚的时候,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首批4名医护人员已经告别家人,打点行装,前往武汉,支援武汉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他们是:感染科副主任医生徐斌、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汪慧娟、重症医学科护士刘蓉、重症医学科护士姜华。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徐斌、汪慧娟和刘蓉都是共产党员,90后的姜华是入党积极分子。
他们前往武汉金银滩医院,与上海其他医院医疗队一起坚守在重症病房。
集结号再次吹响
1月28日中午,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指令,第二批国家卫健委上海援鄂医疗队集合,准备出发!
集结号一响,时刻准备着的华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赵锋、感染科护师徐惠、华山北院神经内科护师吴问香、急诊科护师汤晶迅速抵达华山医院。他们将赴武汉市第三医院,救治危重症患者。
“领导在群里一召唤,我就响应,自愿报名参加。对我来说,每次救援都是一次挑战,但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这样就可以帮助越来越多的病人。”
华山四人组组长赵锋副主任医师曾于2008年参与汶川地震救援,2014年又参与8·2昆山工厂爆炸的伤员救治。
最强救援队,46位华山勇士出征!
1月23日17时59分,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在群里发了一份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援助湖北通知,附加了一句“使命与召唤”。不到一个小时,由三位医生九位护士组成的第三批华山医院医疗队迅速组建完毕。
第三批队员是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章鹏,重症医学科护师倪健和华山医院北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沈青、曹倩。他们将作为上海市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做好随时出发前往武汉支援的准备。
2月4日下午2点,带着全体复旦人、华山人的支持、鼓励与祝福,一支由46位救援队员、6辆移动救援车组成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赴鄂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从华山大道开拔,驶向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
倾巢出动,214名医护90分钟召齐
2月8日元宵节晚上20时57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丁强在科主任群里发布了召集令:明天需要210人左右驰援武汉!考验华山的时候到了!
不到1分钟,感染科陈澍教授第一个报名,接着是消化科、抗生素研究所……正肩负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重任的张文宏主任也报名:上海的情况稳定了,他也可以去。
45分钟,报名人数已经超过210人;90分钟,214人名单出炉!元宵节刚过,华山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他们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出征。
出征仪式上,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和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为医疗队授队旗,华山医院院长丁强发布铿锵有力的动员令,曾为军医的李圣青队长带领队员铿锵宣誓。华山医院副院长徐文东主持出征仪式。
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为医疗队授队旗
“越是面对风险与挑战,复旦上医人,越是冲在最前面。”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代表复旦上医师生向所有在一线救治患者的白衣战士致以敬意。
2月9日一早,上海华山医院领命连夜组成的第四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集结出发,此次驰援主要是赴武汉同济光谷院区接手重症病患。当天晚上,他们就将投入工作,为武汉同济ICU尽早收治危重病人、挽救生命而马不停蹄、日夜兼程。
除了医护各个科室,华山医院调集各路资源,按照要求携带呼吸机、除颤仪、中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在这个特殊时期,各类物资捉襟见肘,相关职能部门经过艰难协调,终于筹齐,为队员的医疗安全和健康带去更多的保障。
最强救援队入驻方舱医院
八百公里路程长途跋涉,十八小时星夜兼程,五小时紧急搭建。华山医院第三批赴鄂救援队于2月4日下午紧急开拔,晚间抵达武汉。
2月5日17时在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完成了移动医院搭建及自主水电供应工作,并于18时起正式运营,成为武汉市首个接收患者的方舱医院。23时许第一名患者到院就诊,至2月6日凌晨两点换班时,方舱医院已预检接收患者50人次。
救援队以“整建制”的形式,参与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800张床位的医疗救治工作,并在体育馆旁独立搭建运营野战移动医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精神,在此次救援队援鄂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华山医院应急救援的光荣传统和养兵千日的多次演练在此次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自2月5日入驻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医院后,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针对方舱医院目前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卫尹护士长、朱禛菁护士为来自广西、江西、河北、青海医学救援队队员,以及武汉当地5家医院60多人进行了疫情防控流程的培训。
截至目前,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已经累计为武昌方舱医院医护人员、酒店员工、以及救援队队员举办了7次培训会,受培训人员达500余人次。
多日的奋战后,方舱医院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2月11日,在湖北武汉的武昌方舱医院,首批28位患者出院。离开医院患者们都兴高采烈,都有个愿望想脱去随身旧衣,换上家人带来的新衣,开始全新生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华山医院支援湖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15位医生们,肩扛手挑从方舱医院的西侧,人工搬运了两顶帐篷到东侧患者出院通道,男女各一顶,方便患者进行更换衣服。
首批患者出舱,极大地鼓舞了医护人员。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也将继续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我们分管的重症监护室虽然床位不多,但每个病人都非常重”。
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表示,方舱医院的华山医疗队伍互相协作,目前运转不错,接下来将有大批病人康复出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
担起国家队“特种兵”重任
在2月9日派往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17支国家医疗队中,上海出发的华山医院医疗队有些“与众不同”:他们分到的是重症监护室(ICU),当其他医疗队的重症病房有危重患者时,就转运到ICU。
有别于其他队伍1:3的医护比,华山去了医生30名,护士达180名,还有医技、后勤等人员,总人数达215人。这支国家队的队长还是一名女将——曾是军人、现任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的李圣青教授。她说,全国带来最强的救治力量,也带来必胜的信心。
“国家队精锐出战,就是要争分夺秒降低病死率。”第二天8时医疗队就去了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查看情况。他们将整建制接管重症和危重症的ICU病房,约30个床位。
来到这里的病人,都是其他重症病区转运来的,救治难度大,传染风险高,需要插管甚至上ECMO以拯救生命。这个地方永远只有一个主题——生或死。只有先让病人活下来,才能再谈别的。所以,17支医疗队中,华山医院医疗队也被称作国家队的“特种兵”。
ICU的患者需要上呼吸机,而这可能会带来更危险的病毒暴露,对防护的要求更高了。华山医院感染科的陈澍教授,一遍遍教所有队员正确穿脱防护服、手消毒、分次分步脱帽子口罩等。200多个队员,每个都要亲自把关,而他本人光是演示穿脱防护服就不下二十次。
与繁重的工作相比,直面生死的压力是更大的考验,医疗队员们必须时刻保持最好的作战状态。感染科陈澍教授负责院感工作,确保防护措施万无一失。
2月10日晚上10时许,距离华山医院第四批医疗队抵达驻地进行全体动员仅仅24个小时,他们整建制接管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就开始收治首批最危重的病人。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