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前线  六医检验科共克时艰  与疫战斗

2020
02/14

+
分享
评论
武汉市第六医院
A-
A+
疫情当前,岂能儿女情长 逆风而上,彰显六医本色

“检验科团队拧成一股绳!疫情爆发后,科室同仁们纷纷请缨决战前线,那种力量感、责任感着实让人动容!”市六医院检验科张洪波主任红着眼睛在采访中说道:“此次疫情中,科室团队所表现出来的团队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正是六医家文化理念为之倡导的。正是这种精神,引领着检验科团队不惧艰险、勇敢战斗。”

摘掉口罩,六医检验人烙上了深深印记

上排左起:陈郁琳、郭浩浩

下排:吴敏敏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家离医院近我能来、我们家没什么事,我可以天天来上班、年轻伢需要休息时我就来顶班……”他们是60后胡伟、刘滨,是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杨卫萍,是有20年党龄科室骨干方爱英……危难之际,他们用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个个坚定的眼神,一身身湿透的防护衣,诠释了六医大爱无疆的“家文化”。

科主任亲自护送

每一个战友去发热门诊

检验科郭浩浩说,张洪波主任每天都是第一个到科室,亲自帮即将去发热门诊一线的同事穿防护服,整理头罩眼罩,看看哪里还需要注意,他每次都笑着说,送你们去一线,就像送自己的儿子去当兵,像送自己的女儿出嫁!大伙们都心里知道,他这是爱我们,为我们健康负责。

出发前临时退票

义无反顾逆风战疫

1月22日(农历腊月28日)上午,正在汉口火车站取票的检验科技师顾敏接到了科务群关于疫情战时工作安排通知,他立刻在群中回复,收到,马上回院,随即在退票窗口办理了手续,折返回院抗疫。事后,顾敏说道,没有什么比疫情防控更重要了,当收到科务群消息后,自己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科室同事忙碌的身影,立刻与家人报备后,迅速退票。此时,“医院”比家更需要我!

90后医生克服出行困难

准点奔赴抗疫一线

家住汉口北的90后技师余聪,在全市公共交通停运后,上下班成了一个难题。为了能准点赶赴医院,他特地向亲戚借了一辆电动车。每天来回30公里,路上就要跑两三个小时。在骑行过程中,因有些路段设卡限行,不得已还要绕弯出行。尤其是谌家矶那段路,需走很长一段田埂路。往往是晴天鞋子上全是尘土,遇到雨天满脚是泥不说,身上还全湿透了。可是余聪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到院后稍作处理后,便迅速奔赴一线,真真是“披星戴月,风雨无阻”。

为方便患者一站式采血

三小时内完成设备搬移调试

时间就是生命。为更好的服务发热患者采血化验,检验科接到设立发热门诊集中采血点任务后,主动提出将化验设备一并迁至集中采血点,缩短样本送检时间,提升出具检验结果的效率。科室童鑫、罗曦与信息科周武、陈维昌一道,搬移、调试设备,与新系统一一对接。从接到任务到运营接诊,3小时内全部完成,在顺利保障了发热门诊集中采血的前提下,再一次见证“六医速度”。

孩子多处“寄存”

抗疫双职工舍小家,顾大家

检验科吴敏敏、郭浩浩、陈迎春、吴瑶等多位技师夫妻双方均在院内、院外抗击新冠肺炎一线。这次疫情中,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克服了更多困难。接到疫情通知后,吴敏敏火速将小孩送回老家,自己和妻子战斗在一线;郭浩浩则因双方父母不便带小孩,他先是将小孩“寄存”至幼儿园老师家里,后又因老师家中有家人感染病毒,他四处托人,才将小孩“转寄”至朋友家里。郭浩浩说,这段特殊时期,很对不住孩子,心中有愧。但是希望她长大后能明白,为医父母肩上责任之所在。

2月7日,在刘建华院长“突破思维,创造条件”的正确领导下,检验科团队创新思维积极做好核酸检测筹备工作,迅速得到市疾控专家肯定并获第三批核酸检测资格,开辟核酸检测新战场。

在新开辟的“战场”上,有隔离回归的中青年骨干田强,有90后美女陈郁琳,有二孩妈妈黄岚,有辣妈陈晶晶等,他们积极响应省委、市委提出的“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号召,开足马力加油干,全面满足患者核酸检测之需。

疫情当前,岂能儿女情长

逆风而上,彰显六医本色

这,就是六医检验人

“胸有大爱,心有大家”的战疫缩影。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