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阻隔”新冠”入侵

2020
02/14

+
分享
评论
秦旭东
A-
A+
万众一心防控疫情,中医药大有可为。

随着中西医联合诊疗的逐步推进,中医药抗疫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昨天,《新闻联播》还专门报道了多种诊疗方式取得实效的新闻,其中特别肯定了中医药抗疫作用。同时,各地名老中医也开始进入新冠肺炎的诊疗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抗疫力量。

万众一心防控疫情,中医药大有可为。除了一些汇集的中药内服的预防方之外,中医药外治法也是简便易行的方法,除了服用中药,中医还有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一、中医药外治法“塞鼻方”避疫之简介

塞鼻中药多有芳香化浊避疫之功效,属于中药外治范畴。中医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较早,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记载。张仲景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年以来,犹未十垮,共死亡者三分有二",于是撰著《伤寒杂病论)"上以疗君亲之疫,下以救贫贱之厄”成不朽巨著。明史记载,吴又可《温疫论》提出了良气致疫学说和对疫病传染性、流行性的认识;《广瘟疫论》提出疫症诊断;杨果山的《伤寒温疫条辨》结合温病的感染途径,分析病机特点,创用以升降散为主的治温十五方;

余霖《疫疹一得》详析热疫之虐,从热毒着眼,创清瘟败毒饮等传世之方;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并在治疗学上卓有贡献;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体系,救治温病神昏痉厥危重之症,立下不朽功助;

王孟英《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提出预防疫病流行的多种方法,并研究了多种处方和治法;熊立品《治疫全书》、刘松峰《说疫》  秦本煜《千金不与世人传》、《咽喉指掌》、《万病纲目》等多部医学秘籍。

在无数次疫病爆发中,中医药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显现出中医疫病治法的特效性。2003年突发的非典肺炎是瘟疫的一种,在抗击“非典”(SARS)期间,中医药对预防SARS重症病人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役中也充分认识到中医药对急性传染病的防治是其特长和重要作用。

新冠状病毒肺炎是经由疫疠之气传入人、再由人与人接触而传染,该病毒首先侵入呼吸道再迅速传入肺部引起发热,咳嗽,咽干咽痛,呼吸困难严重危及生命!首先防护呼吸道最重要是鼻孔,且鼻孔传染迅速更快!口罩是有效防护措施但也不完美的地方一旦暴露病毒亦会侵入!我国传统中医以“鼻塞” 的形式 或者 是常见的香囊的形式可以阻隔新冠的入侵。目前有关专家也提出在口罩中 加入中医中药的成分,会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