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学史上的今天(11/2)丨糖尿病作为不治之症的历史正式结束

2020-02-11   五号医生吴昊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胰岛素的发现,代表糖尿病作为不治之症的历史正式结束。

糖尿病,这个我们目前似乎“习以为常”的慢性病,在上个世纪20年代前还被称为“不治之症”。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自身血糖代谢功能障碍而形成的的自身高血糖状态,时间久了会造成体内血管的病变,引起包括心脏、肾脏、眼部、足部等全身多器官的破坏。在没有特效药物的那个时代,身患糖尿病的人可能除了等死,别无他法。

就在1921年的夏天,加拿大科学家班丁(Frederick Banting)和他的团队率先从将犬类的胰腺提取物注射致患有糖尿病的同类体内,发现这种提取物能够有效降低它们的血糖。班丁将这种提取物命名为“胰岛素”(Insulin),并在此后的实验中从牛类胰腺中提取胰岛素,用于人类治疗糖尿病的研究。

经过不懈的努力,班丁终于在1922年的2月11日发表了关于“胰岛素”的文章,这一历史时刻撼动了当时整个的医学界。而情理之中,却意料之外的是凭借着发现胰岛素这一壮举,班丁于第二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1923年)。要知道,我国首位本土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时是在1972年,而她获奖的时候则已经到了2015年,中间有近40年的间隔。

现如今,糖尿病早已经不是什么“不治之症”。虽然依然困扰着广大患者,但是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患者依然可以享受到近乎于平常人的生活体验。这都归功于班丁当年的伟大发现和后续人工胰岛素地不断升级和进化:20世纪90年代末,科研人员通过调整个别氨基酸的结构,人工合成了速效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人们在感慨生命之伟大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了延续人类生命的伟人们,欢迎关注@五号医生吴昊,在这里你会了解到有态度、有温暖的人类医学史。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点赞
打赏 打赏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