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万笑笑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京山市是荆门市下辖县级市,距离湖北省会武汉仅有160多公里的距离,赴汉务工求学者很多。武汉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暴” 中心,京山市的防控工作也一刻不敢松懈。
郭科,37岁,湖北省协和京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80”后,医学博士,娃娃脸,笑起来很暖。从1月26日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他已经在隔离病区和同事们一起战斗14天了。由于高度紧张的工作节奏和三个隔离病区的工作强度,郭科只有在深夜才稍稍有点个人的时间。采访郭科,实在是不忍心,不忍心占用他休息的时间。但是,疫情始于武汉,湖北省县级医院在全国率先打响了这场猝不及防的阻击战。外界也在迫切关心湖北县域的收治能力、物资储备以及医务人员安全等情况。于是,《健康县域传媒》记者采访到郭科,倾听他的讲述。

湖北省协和京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郭科
2020年的1月26日,对于郭科来说将永远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他提着行李箱,24小时入驻京山市中医院隔离病区。穿上防护服,以一名普通医务人员的身份和同事们一起查病历、讨论治疗方案。当记者问到为何要24小时入驻隔离病区时,郭科说:“医护团队的信心非常重要,我必须给我的‘战友’们充足的信心。”说这句话时,郭科的声音平静且透着力量。“实际上,参与一线救治的医护人员,以前也很少遇见这么严重的疫情。当我们把他们送到一线的时候心里很难受,他们心里也多少有点恐惧。我入驻隔离病区,一来以身作则、鼓励同事们,给团队更多的信心打赢这场攻坚战。二来,与病人面对面接触,消除患者对疫情的恐惧,带给患者治愈的信心。医患的信心都很重要,是打赢这场战役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三,当同事们需要我做决策的时候,我就在他们身边,能第一时间响应。”自1月20日晚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1月21日,各地各级政府都开始部署相关工作。协和京山医院是当地疫情防治的定点医疗机构,在已有的京山市中医院隔离病区和屈场病区两个病区的情况下,1月30日,协和京山医院正式接管仁和医院隔离病区。郭科说,300多名医护人员先后投入工作,三个院区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团队非常团结、没有任何抱怨,都在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战役。“疫情早期,患者的发病与武汉有明显关联性,我们重点排查返乡人员或者有武汉旅居史人员,进行分类隔离,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郭科说,目前,京山市确认病例治疗和疑似病例留观工作都在有序进行。在发热门诊收治的患者,如果没有外出接触和流行病学史,只是普通发热就会被收到呼吸科和感染性科。在住院期间,如果通过做CT觉得高度疑似,又有疫情接触历史,就要转到隔离病区进行隔离排查。1月31日晚,在永兴屈场传染病定点隔离病区,京山市首例也是荆门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康复出院。2月4日,京山市第二批8名治愈患者出院。一个个患者治愈出院的好消息鼓舞着医务人员。在郭科看来,也是得益于国家多年来对县域医院能力的重视。2003年“非典”期间,京山市很多医务人员都参与过抗SARS救治工作,他们当时是业务骨干,现在都成长为科主任或者院领导班子成员。在新疫情救治中,也是有一定经验的。同时,
随着县域医院最近十几年的发展,专科配备比较完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专科都独立成科,有专业的专科医生,并且专科之间在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的合作上都有比较成熟的机制。疫情发生后,国家卫健委迅速定制更新了防治指南。对县域医院而言,轻症和重症治疗相对容易一些,难就难在危重症的治疗。郭科告诉记者,危重症的治疗在于如何把握好重症后期的介入治疗手段,需要组织全院的力量乃至荆门市和湖北省的专家共同讨论制定。遇到特殊病例,比如需要血透的患者,如何通过床旁血滤替代固定的透析仪,为他们找到更好的替代治疗。“京山有3例透析患者需要隔离治疗,目前病情稳定。”采访中,郭科特别提到,县域医共体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9月16日,协和京山医院医疗共同体正式成立,这是以协和京山医院为龙头、以托管方式将全市所有15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纳入的紧密型医共体。协和京山医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了区域检验中心及病理中心,借助检验中心的物流系统成立了消毒供应中心,并且在卫生行政部门帮助下,成立了远程多学科会诊中心。2019年12月,在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健康县域传媒主办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医院擂台赛”全国总决赛中,京山市医共体案例获得“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主题一等奖。郭科说,疫情期间,区域检验中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标本统一运送到检验中心,检验人员集中办公,减少了其他医护人员暴露于疫情危险之下的机会。回想17年前的“非典”时,郭科还是一名医学生,他对“非典”的记忆就是“整个武汉市弥散着醋的味道。”“这次不同,我们湖北是疫情的中心,这是没办法回避的现实。身在‘旋涡’之中,我们只有去面对困难才能战胜困难。”
郭科说,全国医务人员都冲在疫情前面,一定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