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正值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个本应是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日子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毅然决然背起行囊,告别家人,踏上“北上之征程”。
他们就是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第三批援鄂国家医疗队的130名医护人员,在这个不团圆的元宵节,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秉持着“短暂的别离是为了全国人民更好的团聚”之信念,奔赴武汉抗疫第一线。
教会学医的儿子“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罗征医师是此次驰援武汉中的一员,1968年的他也是此行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平日里,罗征老师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负责人,身为资深共产党员的他工作一贯兢兢业业、热心有原则、正义有担当,疫情发生后,罗征第一时间向科室递交了“请战书”,在请战书中他特别提到:要以身作则,给正在湘雅医学院就读的儿子展示出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征前,在湘雅医学院读书的儿子罗博涵写给他的信格外令人动容——
致父亲
“爸爸要去武汉了,预计下午3点38分出发。别担心,等我回来希望看到一个更好的你。”
2016年,我填下了唯一的志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您说:不支持,也不反对,这条路漫无尽头、满布荆棘。希望我今生无悔从医。
2020年,疫情严峻,举国一心。湘雅二医院医学救援队的名单上赫然写着您的名字,本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也令我神经紧绷,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
在您的请战书里,写着这么两条优先考虑您的理由:“1.我是重症亚专科的的,比其他同事更合适。2.我儿子也是学医的,我要用实际行动教会他比任何专业课更重要的东西——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您面带微笑安慰着满面愁容的我,我诚然知道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疫情当前,作为医生,舍我其谁?但我何尝又不知道您心里的忐忑不安。
我默默坐着,“是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有些话,当着您的面我说不出口,大抵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吧。便写下这段文字,知道您能看到。
您前阵子问我:“不久的将来你也是医生,你愿意奔赴武汉吗?”我想是的,我将来当一辈子医生,图个什么?不就是几个病人吗?
虽不知谁为了你,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毅然逆行、奔赴武汉的您,就是伟大的英雄!”
拥抱一下吧,胜过千言万语。
拥抱一下吧,感谢您这生动的一课。
拥抱一下吧,翘首企足待您平安归来,再捧觥筹。
17年前参与抗击非典,如今爱女爱徒“接棒”赴前线
湘雅二医院重症ICU副主任医师董海云、儿科ICU副主任医师刘东海,他们同为本批驰援武汉的出征队员,并且还拥有一位共同的“亲人”——董海云的母亲,刘东海的老师,已过古稀之年的医院儿科王秀英教授。
王教授从医50多年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治病救人。同时作为一名有着4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她始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2003年就曾参与过抗击非典的战斗,2008年手足口病开始肆虐时又奋战在疫情一线指导防治工作。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华夏大地,一线告急,爱女、爱徒随即响应国家号召,接过自己的“接力棒”,担起新的时代使命。
出征前夜,这位王老师久久不能入睡,面对即将奔赴抗疫一线的爱女、爱徒,一边是血脉相连的母女情,一边是桃李春晖的师生情,各种复杂的情绪相互交织。她虽然是一位身经百战的“白衣战士”,同时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教师,怎能不担忧、无牵挂?但是此刻的她,就像决定出征的女儿、学生一样,丝毫没有迟疑,因为她明白,国难当头,唯有众志成城,勇担使命,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于是,王教授连夜在女儿董海云、学生刘东海的微信上留言:
致海云
我亲爱的小女儿,我为你获得的第二次生命后还能在当前疫情严峻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祖国做贡献,为病人服务而感到骄傲!但我很不舍!因那次抢救成功以后,你的身体一直未恢复痊愈!间断腰疼有血尿,因免疫能力差常被感染而打针吃药,但你从不坑声,埋头工作!今年春节,你从大年三十直至今日仍在在上班,仅抽空在大年三十晚在家里吃了一顿饭!女儿,我们父母绝不拖你的后腿!但你一定要多多保重!注意防护消毒!我们盼你早日平安凱旋而归!
致东海
当我听到你被批准参加去武汉参加抗击冠状病毒肺炎医疗队,我为你点赞!你是祖国的好男儿!是医务工作者的榜样!记得你是我院国家紧急救援医疗队成员,南征北战出色完成了每次光荣的任务!你去过边缘的广西帮扶!去过我省少数民族扶贫!每到一地都载誉而归!你从不张扬,总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平时领导安排什么你就干什么,从无怨言!此次在抗击疫情关键时刻,你又挺身而出报名出征,真是好样的!但我有点放心不下!在儿科平时繁忙的医疗任务中,你先后因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住过院!平时劳累仍有心律不齐和头晕!因此此次去战斗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救治治病人!盼你早点平安凯旋而归!此次临行我不去送你了!你一定一定多多保重!
有人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一边是“医二代”儿子对父亲的敬重不舍,一边是老教授对爱女爱徒的的殷切嘱托,这场目送,“润物细无声”地诠释了薪火相传的湘雅精神。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请你们一定
不惧艰险
战胜疫
安然凯旋
编辑:赵晓华 沙丽娜
审核:赵丽萍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