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张某,男,38岁,某县卫健局干部,该县湖北返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爆发以来,连续数人确诊,全县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之医疗资源有限,已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未眠。出现焦虑、紧张、易发脾气、失眠等症状。
行政管理者容易出现这些心理问题
No.1
最近工作繁杂,缺乏头绪,工作效率低,我该怎么办?
答:在突发情况下,我们常常会感觉千头万绪,不知该抓哪头,这个时候可能更需要我们沉着冷静的开展工作。如下建议可能对您有一些帮助,将各项工作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划分为四个象限:第一个象限是紧急而重要的,第二个是紧急但次重要的,第三个象限是重要而次紧急的,最后是次紧急次重要的。按这个顺序进行处理,也许能有更好的工作效率。
No.2
最近连续几天入睡困难,睡得不踏实,白天精力不够用,应该如何调节?
答:在高压情况下,确实容易出现短暂性睡眠困难,与我们的焦虑状态有关系。建议睡前2小时拒绝所有电子产品,睡前看枯燥乏味的书籍(为了唤起瞌睡)或打坐调息。一定要有睡意才上床,否则继续看书或打坐。如果中途醒来,让自己平静地躺在床上休息,不要刻意去想事情,更不要强迫自己再次入睡。早上定时起床,中午尽量不午睡。
No.3
最近工作生活中容易烦躁,忍不住想发火,容易发脾气,应该如何调整情绪?
答:这是一种焦虑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疏泄所带来的一种行为表现。建议及时寻找适当对象(心理医生或心理热线)来表达负面情绪。或者通过日记的方式,对生活与情感进行记录,来表达情绪。还有其他疏泄情绪的方式,比如运动、音乐、呼吸调节、无伤害方式发泄(撕报纸,打枕头,大吼大叫,哭泣等)。
No.4
最近工作缺乏热情,很多事情用不上劲,有心无力,这该怎么办?
答:这是一种职业倦怠的表现,建议调整工作节奏,规律作息,寻求领导、朋友与家人的支持,寻找周边的心理资源。请心理专家帮忙评估,会有利于进一步的自我调整。
No.5
最近做事情谨小慎微,经常担心一不小心酿成大祸,承担不了责任。
答: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只要事务处置得当,特殊情况下的因情施策,不必太大的担忧。有时候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越反复去想越容易想出问题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把这些让你着急的想法放一放,更将注意力放在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上面,等你一件一件把事情完成了,你再回过头来看你这些担心的想法的时候,你突然觉得这些担心其实不是那么有必要。
No.6
最近身体容易疲乏,偶尔头晕,记忆力似乎也不大好,有没有什么办法?
答:这是连续较大工作压力下的身体反应,建议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当运动。在疫情面前,这些方式常常难以全部做到,但是我们尽可能做到某一部分,比如寻找你感兴趣的事情,见缝插针锻炼一下身体,如办公室体操,听音乐等。给自己良好的积极暗示,“我很棒,我能处理好这件工作,我的状态越来越好,每天以微笑面对生活……”。
No.7
面对不断承担领导安排的职责之外的工作,但效果又不尽如人意时,感到委屈与糟心,应该如何面对?
答:这确实是各类管理者常见的心理体验之一,我们应该接受自己的真实体验,甚至接受自己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并且让这种负面情绪适当表达。行政事务千头万绪,有分工而且常有交叉,当前全力抗击疫情领导和职工们都战斗在一起,建议多加强沟通。
No.8
为什么音乐听了运动也做了,还是不能缓解我的紧张和压力?
答:要达到缓解紧张和压力,音乐要这样听:选一首最喜欢的,反复专注的听,一定要专注!先听细节,熟悉后,听的同时去关注你的内心的感受,之后再去觉察你身体的变化,如果能达到余音绕梁,效果就出来了。运动要这样做:在身体能适应的范围尽可能剧烈的运动,时间30-40分钟/次,强度为出汗,频率为3-4次/周。
No.9
还有其他缓解紧张的方法吗?
答:给您的建议1.把担心或紧张的事情说出来或写下来。2.专注地做你感兴趣的事情。3.空闲时发发呆或做做“白日梦”。4.打开你的视、听、嗅、味、触觉去“神游”一趟。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