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前叉术后恢复不好,你可能是脑子坏了!

2020-02-04   杏林帮官媒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一文了解前叉术后恢复不好与神经原因。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运动医学宋斌医生

专家简介:宋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病友可能会问我

宋医生,别忽悠我,怪吓人滴,要不要和我比一下智商,虽然腿瘸,我智商可是杠杠的!!"

好吧,不用害怕,我说的也不是智商,且听我细细道来!

要解释我的这句话需要从最近的一些学术研究说起!

美国学者最近发表在《Neuroimage:clinical》杂志的研究显示:

ACL重建术后功能恢复不理想,可能与部分脑神经的功能不足有关!

我们来详细看一下这个文章内容,看题目就很专业(惊悚):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的皮质脊髓束形态及兴奋性,文章的作者是几位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学者,他们主要从事运动学、心理学、影像学等方面的研究,在这个研究中他们对10例做过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进行影像学(MRI)以及神经功能学的检测,以下是这些患者的基本信息:

这些患者是术后6年左右的年轻患者,这些患者的功能评分还算不错,可以达到85分左右,他们神经检测的详细内容(磁共振扫描和神经兴奋性监测)就不多介绍,感兴趣的可以搜索原文

他们的神经检测结果显示:与肢体正常侧对应的皮质脊髓束相比,ACL损伤侧对应的皮质脊髓束面积变小,同时神经的兴奋性降低!换句话说就是支配控制损伤侧肢体的神经区域面积变小,同时功能也有所降低。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皮质脊髓束

我们的大脑就像指挥部,由他发出的指令需要经过传导系统传到身体各个部位,皮质脊髓束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神经传导系统,可以说他是电话线或者指挥棒,它传输的命令很多都是到达运动系统,控制我们的运动能力,而他的面积大小和功能的强弱是具有明显相关的,比如我们的大拇指,因为有非常复杂的功能,相对于其他运动弱的手指或部位占的面积会大很多,反之功能少的区域小,因此说面积和结构的减弱提示功能的下降。

我们重新理解一下这个研究的结果:他们发现ACL术后6年患者的主管运动的神经传导系统从结构到功能,相比正常的那一侧发生了退化,功能发生了下降,也就是我题目中的那句话:脑子坏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心灰意冷,心里怕怕的,没想到前叉断了还成了神经科问题,先不用担心,我们来分析一下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在文章中作者推测正是由于ACL断裂后,人体的相关运动能力下降,引起肢体运动对大脑的刺激也减少,相当于输入的信号在减少,同等的信号输出也减少,没有大量的信号刺激,经过长时间,大脑相应区域的面积就减小了,就像一个运动员的大脑中的负责运动的区域比我们普通人的要发达一样的道理,而且还有学者的研究证实在前叉断裂患者,其实双侧的皮质脊髓束都发生了一定的功能下降,只是受伤这一侧更明显而已,说明这是一个废用性的功能下降。目前的研究其实还有很多没有确定的问题,严格来讲作者是发现了一个伴随现象,也就是术后6年患者特定脑功能有一定的下降,但是何时开始下降的?术前是否就有?手术后是否有恢复?另外除了韧带的原因,肌肉萎缩等因素是否有较大的影响?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有其他研究证实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可以促进功能的提升或者避免出现功能下降。

问题来了,如何才能避免或者减缓这种神经功能的下降呢?

1、神经功能的改变相对比较慢,所以一旦出现运动损伤后及时就诊成为预防这种下降的第一步,虽然还没有研究证实早期治疗会优于延迟,但是从目前临床研究的结果看,损伤后3个月内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时期,超过一年后治疗效果将受影响。

2、治疗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康复训练是第二步,单纯治疗还不行,还需要积极主动地康复训练,前文提到,这是一种废用性的功能下降,用进废退,只有比较高强度训练才能促进功能的恢复或提升。

3、更多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抓紧时间好好训练才是正道,剩下的研究交给我们。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点赞
打赏 打赏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