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报道原文——
患者无需经过医院大门即可抵达发热门诊
年初一(1月25日),记者体温为摄氏38.7度。在吃了几天药却仍未退烧的情况下,记者戴起口罩、围巾和眼镜,“全副武装”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就诊。
在门诊大楼外,有一块显著的“发热门诊”指示牌,患者不必经过医院大门就能抵达。为了扩大等候区域、稀释人群密度、防止交叉感染,发热门诊的入口被一个醒目的白色帐篷罩了起来,入口处就有身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护士在测量体温。
排查鄂患者 医护严把关
护士记录了记者的体温后,问道:“14天内去过湖北吗?”“与湖北过来有发热、咳嗽或消化道等症状的人有过接触吗?”“是否有野生动物、活禽接触史?”
得到否定的答案后,记者被引导至自助挂号机进行挂号。“我们这里是‘检疫第一站’。”该护士说,该医院的发热门诊有五个诊室,其中三个是给普通的发热患者,另两个则是“湖北患者”专用诊室,避免二次传染。
在一号诊室,同样身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医生详细询问了病情,并用鼻腔的测纸进行了甲流和乙流的筛查。该医生表示,由于发热门诊处于疫情第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服平均每隔四小时就会换一次。此外,由于防护服很薄,且穿脱麻烦,许多医生为了减少上洗手间的次数,上岗前尽量少喝水,上岗后甚至不喝水。
“以前春节病人比较少,医生都有轮休,可以放假陪陪家里人。这次疫情来势汹汹,我们医院已经全部取消假期,全员上岗,其他科室的也都调配人手,来发热门诊支援。”
4小时轮班 降感染风险
该医院医务部负责人表示,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如今医护人员实行4小时轮班。“发热门诊工作节奏非常紧张,我们医护人员在忘我地工作,院方也要保障他们有充足的休息,降低感染风险,避免为疫情防控带来漏洞。”除了守卫杭城,该医院还派出了感染管理专家与医护团队支持武汉。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等待后,记者拿到了报告单,显示“乙流”阳性,胸片正常。拿了报告单,记者一一给家人“报平安”,大家都开心地说“确诊乙流就好,确诊乙流就好”。在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特殊时刻,确诊流感已然是好消息。
在该发热门诊旁边有专门的取药窗口。一名医护人员听到记者要取药,一路小跑帮忙取了药。
道谢时,该医护人员笑着说,我们都有信心能“打赢这场仗”。“杭州是个好地方,我从外地来这里,生活了多年,我愿意与我的同事一起,守卫这座城市,守护我们的家园。”
■香港文汇报记者 俞昼 杭州报道
编辑监制 | 浙大二院 宣传中心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