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大调整!涉及全国118个城市、567个县(附名单)
▍来源:赛柏蓝器械
▍作者:米克
县级市场迎来重组和变化
县域医共体重磅文件下发
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关于征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及评价标准》意见的函,释放重要信号。
什么是医共体?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有明确的指出,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 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
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对于医疗器械领域指出,有条件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开展移动护理、生命体征在线监测、 家庭监测服务,推进智能医学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多学科会诊以及多种医疗健康场景下的智能语音技术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统一医疗器械采购管理
怎么管理?对经销商有什么影响?
在管理上,县域医共体由牵头医院院长负总责,建立由牵头医院和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议事决策机制。
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将统一:县域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财务实行单独设账、独立核算,由县域医共体统一管理。财政投入资金及时拨付县域医共体,按规定的资金用途安排使用。
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上,《方案规定》将统一医疗器械管理,具体来看:
县域医共体设立唯一医疗器械采购账户,统一使用目录,实行医疗统一采购和配送、钱款统一进行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将支持以县域医共体为单位在药品采购平台自行议价,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制剂可在医共体内部流通使用。
这意味着医共体将集合成一个独立的采购组,与经销商谈判议价,以量换价。
器械耗材价格将大调整
目前,医联体主要有四种组织模式,即医联体(医疗联合体)、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
而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的定义,则是城市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即:以1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X”医联体,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
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医联体内人、财、物统一管理模式,促使医联体成为目标一致的共同体。不具备条件的,可在医联体内以对口帮扶、技术支持为纽带形成松散型合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在部分医疗器械行业人看来,医联体是医院对耗材议价的一种新形式,医联体内的医院在耗材采购时话语权进一步扩大,以量换价,降低耗材采购价格。
医疗共同体,全国铺开
国家卫健委在《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中指出,经各县(市、区,下同)自愿申请、地市级和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确定山西省、浙江省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567个县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不仅仅是县进行联合,城市同样如此。
通知指出,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结合医疗资源需求与布局等因素,确定了118个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
名单如下:
----------------------------------------------------------------
附:加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名单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名单
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名单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