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下肢麻木无力?警惕急性脊髓炎

2020
01/03

+
分享
评论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A-
A+
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常以双下肢无力、麻木起病。

李凯(化名)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两周前,他无缘无故觉得大腿内侧疼痛,因为没有其他的症状,李凯就没有重视,也没有告诉家里人。持续疼痛了一周后,李凯发现其疼痛的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范围还不断扩大。

到当地医院就诊后,门诊腰椎MR检查提示“脊髓炎”,而头颅MR则提示无明显异常。在当地医院住院的次日,李凯开始出现小便困难,随后进展为双下肢无力,无法抬起。为寻求进一步的诊治,李凯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就诊。

经查体,患者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减低,T12以下痛觉过敏,双下肢腱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

主管医生陈伯勇医生结合症状、体征、影像资料等,认为患者是急性脊髓炎的可能性较大。考虑到患者病情进展快速,入院后即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并继续完善相关检查。

排除明显禁忌征后,给予了抑酸、补钾、补钙、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经过一周的对症治疗,李凯双下肢疼痛的症状明显减轻,乏力的症状也明显好转,可以自行行走,排尿、排便也恢复了正常。

出院前复查全脊柱MR平扫+增强,对比入院前影像,胸10至脊髓圆锥病变范围较前缩小,信号强度较前减弱。当前治疗有效,李凯便顺利出院了。

急性脊髓炎是由各种非特异性感染所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人群,可以导致脊髓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常以双下肢无力、麻木起病。该病进展迅速,可出现脊髓损害节段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功能减退、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等症状,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

我院院长助理兼神经内一科主任王展航介绍,急性脊髓炎是由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急性脱髓鞘病变或坏死,病变常局限于脊髓的数个节段,目前多认为是感染或接种疫苗后诱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损伤,前驱感染以病毒较为多见,其他病原菌感染导致发病则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以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等。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