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经验分享:医保“两定机构”应该怎么管?

2019-12-31   中国医疗保险

成都市医疗保障局探索建立定点医药机构动态管理、退出管理两项机制。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李刚  成都市医疗保障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大力开展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各类欺诈骗保问题,绝不让医保基金沦为新的“唐僧肉”,取得了显著成果。


2019年1月,成都市医疗保障局挂牌后,聚焦基金监管首要政治任务,一手抓打击欺诈骗保,一手抓制度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定点医药机构动态管理、退出管理两项机制,认真把好协议管理入口、履约、出口三道关口,始终保持对各类欺诈骗保行为高压打击、重拳出击。

动态管理机制

按照国家和四川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医保管理服务、落实部门监管责任的总体要求,成都市坚持以医保协议管理为抓手,紧紧围绕协议管理准入、履约、退出三道关口,积极探索定点医药机构动态管理机制。


1

加强新增评估,把好“入口关”

一是明确申请条件。规定依法设立的各类医药机构,不分公立民营,不分规模大小,只要医保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医疗服务能力三要素达到定点医药机构基本条件的,均可自愿申请纳入医保定点。


二是优化评估内容。制定了涵盖基础管理、服务能力、信息建设三类、25项指标、100分值的现场评估量表。评分在60分(含)以上的医药机构,纳入协商签约范围;评分在60分以下的,当季度不受理其再次提出的申请。


三是规范办理程序。严格执行申请受理、组织评估、协商签约、公布结果的办理程序,开展评估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四是开展多方评估。组织医保管理、信息技术、医疗质控等多方专家和社会监督代表,共同开展评估,做到公开公平。


2

加强协议监管,强化“履约关”

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强化协议监管。按照“谁主管、谁监管,谁签协议、谁监管”的原则,加强落实区县监管责任、层层传递监管压力,强化协议监管。


二是探索多方参与,推进共同治理。横向层面,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公安、检察院、法院、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9部门,建立成都市打击欺诈骗保联席会议制度,扎实推进医保基金监管案例分析会议,合力谋划基金监管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纵向层面,深入推进省、市、县三级医保监管联动,实行监管双向委托、处理结果互认和同步执行。


三是创新监管方法,提升监管能力。通过升级整改医保智能监管系统、医保智能审核系统,推进药品进销存管理、第三方专项审计、第三方专家评审等具有成都特色的监管方法,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努力保持监管优势。


3

严格协议处理,落实“出口关”

一是坚持法治理念,持续修订协议。2013年起,成都市坚持每年修订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及时将医保管理的新规定、新情况、新方法纳入协议内容,动态完善协议内容。


二是实施分级管理,推行精细管理。成都市将定点医药机构划分为医院类医疗机构、门诊诊所类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三类,实行分类管理。同时,根据医保政策规定和医疗服务能力不同,将医保服务细分为住院、门诊特殊疾病、门诊统筹、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中医诊疗服务等17个类别进行管理。目前,成都市已搭建“3+1+N”的协议文本构架(3类医药机构,1个主协议,N个补充协议),形成协议条款367条、协议内容8.6万字。


三是量化违规责任,严格协议处理。在执行国家、四川省协议范本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实际,进一步定性定量划分违约行为、分级分型制定违约责任,规范协议处理程序、控制自由裁量权,有效防范管理风险。成都市2019年协议将定点医药机构违约责任,由轻到重细化为约谈、限期整改、暂停支付、拒付费用、要求支付违约金、中止协议、解除协议等七个层级。同时,将中止协议量化为中止协议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四个梯度进行管理。


据统计,2019年1—11月,全市现场检查医药机构13995家(现场检查完成率100%),查处违规医药机构4314家,中止协议466家,解除协议20家,追回医保基金及违约金3367万元,有力打击了各类欺诈骗保行为,持续巩固了基金监管高压态势。

退出管理机制

1

定点医药机构退出管理

一是加强重大违规行为处理。2019年,成都市将解除协议的情形增加至53种,将国家医疗保障局规定的13种解除协议情形全部纳入管理。


二是开展履行协议年度考核。成都市坚持开展定点医药机构年度考核。规定考核不合格或连续两年考核基本合格的,给予解除协议处理。


三是增加重大违规违约成本。成都市规定,定点医药机构因违规被解除协议的,3年内不得提出签订协议,1年内不得在原址申请签订协议。


2

医保医师退出管理

2019年,成都市通过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保医师管理补充协议,将医保监管进一步延伸至医保医师。


一是开展医保医师备案管理。采取医师自愿申请、医疗机构统一申报的原则,建立医保医师基础信息库,开展医保医师备案管理。


二是实施违约行为记分管理。制定医保医师服务准则,借鉴机动车驾驶证“记分管理”方法,开展医保医师记分管理,加强对医保医师医疗服务行为监管。根据违约情形,开展对违约医师一次记1分、2分、3分、4分、6分、12分的六档记分管理。


三是开展违约行为协议处理。根据违规情形和记分结果,给予医保医师约谈、责令整改、停止医保结算资格、注销医保医师备案信息处理。四是落实重大违规退出管理。对于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记分达12分的医保医师,实行停止结算资格1—5年、注销医保医师备案信息等退出管理。截至2019年11月,全市共有326名医保医师被记分、48名医师受到停止医保结算资格处理。


接下来,成都市在做实医保协议管理、做强医保行政监管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升级医保智能监管、推广医保互联网+监管,创新推进医保基金监管“两试点一示范”工作,加快建立医保监管全生命周期、全社会参与、全智能治理的“三全”工作体系,为实现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成都智慧和力量!


原标题:建立“两项机制” 把好“三道关口” —成都市深入推进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保,经验,机构,协议,医师,监管,医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