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件事,冬天再冷也别做 !小心影响宝宝健康
冬至已过,天气越来越冷,寒风也越来越凛冽!为了宝宝的冷暖问题,妈妈们可谓是操碎了心。冬季白天夜间温差较大,雾霾肆意横行,感冒人群逐渐增多,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儿童,稍不注意就感冒、发烧、咳嗽...
于是不少宝妈向我咨询:明明很小心翼翼的护理宝宝,为什么宝宝还是感冒发烧?怕孩子受凉生病可以理解,但有时候也容易“好心办坏事”。为了更好的预防宝宝生病,能够健康度过寒冬,这几件事千万别让孩子做!
有一种冷,叫你觉得孩子冷
天气寒冷,很多家长怕宝宝受凉,把宝宝里三层外三层的裹成“大粽子”。冬季保暖虽然很重要,但穿的太多、盖的太厚对孩子其实并无益处,穿衣过多过厚,热量过大,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流增多,从而增加了散热,很容易引起皮肤问题,出汗后还容易着凉。而且还可能会导致“捂热综合症”,渐渐宝宝身体对温度的感知、调节能力变弱,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反而更容易感冒。
捂热综合征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征」或「婴儿闷热综合征」多见于 1 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的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死亡率高达 18% 至 19%。有些孩子抢救过来了却也会落下脑损伤、中枢性瘫痪等疾病。
对于新陈代谢比大人快、不停处于活动中的宝宝来说,做好头、腹、脚等几个部位的保暖,脖子、手不要漏风就可以了,衣服和裤子不需要穿得太多。外出时可以为宝宝选择柔软、宽松、轻便的服装,同时注意做好头、腹、脚等几个部位的保暖工作,但注意不要遮挡宝宝的面部;夜间被子也不宜盖得太多太厚,更不要蒙头睡觉
如何判断宝宝穿衣是否合适
第一,摸孩子的锁骨,若锁骨是温热的,说明宝宝衣服穿得刚刚好;
第二,摸后背,若后背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经湿了,想必衣服穿太多了,及时减衣;
第三,摸摸孩子的手脚,若孩子的手脚温暖而不出汗,说明孩子的体表温度适宜。
莫带宝宝去泡温泉
虽然说冬季泡温泉,养生又保暖,还能享受这温泉里的亲子时光。但不建议3岁以下的婴幼儿去泡温泉。这是因为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与大人共浴时交叉感染的几率更高,宝宝容易过敏或受到传染。此外0-3岁年龄段的宝宝正处于大脑神经和身体脏器的发育中,温泉的温度通常会超过人体温度,如此高的水温,会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的血液循环,甚至影响大脑发育。而且温泉中的矿物质较丰富,但有些矿物质并不适合婴幼儿。
孩子困了,那就在车里睡一会
冬季严寒,车内温度较低,家长经常要在车内开暖气来取暖。但殊不知,由于车内空间狭小,车窗紧闭不透风,车内空气是一个内循环,会导致车里不能及时补充新鲜空气,再加上长时间开暖气,就很容易堆积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宝宝会头晕,浑身无力,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死亡。
建议:在车内开暖气,温度不宜太高,不能直吹孩子面部,还需适当换气,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
宝宝你看,多可爱的电暖宝
北方室内有暖气,南方的家庭只能自想取暖之法,热水袋便是最常见的一种。市面上普遍的是充电式热水袋,虽然方便,但同样有潜在的危险。宝宝的皮肤薄而娇嫩,直接与热水袋接触容易烫伤。若电极直接和液体接触容易短路或爆炸,从而引发意外。
如果妈妈一定要用热水袋给孩子取暖,最好采用预先焐热被子的方式,热水袋从被子取出后再让宝宝上床盖被子。购买热水袋时,一定要去正规商场购买,产品必须具有国家“3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切记不要买电极式热水袋,购买前可用手轻捏一下来进行分辨:如果捏到里面有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那就是电极式热水袋。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要时刻记心间。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无非是想要在冬日里,给孩子一份「围炉笑问粥可温」的温暖。愿这个冬日里,所有孩子都在刚刚好的温度里,享受来自爸妈爱的滋养,冻不着,也别被暖过了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