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发作性睡病患者实例,错误的选择,错误的人生

2019-12-22   裕华中医周香萍

之前有个这样一个案例,一位19岁的男孩,从小就有发作性睡病的问题。

之前有个这样一个案例,一位19岁的男孩,从小就有发作性睡病的问题,发作性睡病的患者会在白天嗜睡,走在大街上突然困意袭来,发生猝倒,并且有入睡前幻觉等,这是一种精神障碍。

他今年大二,是通过特招的方式进入的一所设计专业的二本院校,他有一个小弟弟,不到一岁。他来到咨询不是主动来访,而是亲戚在看到他精神状态不佳,在学校抱着混的态度,出于对他身体的关心和前途的担心,希望能得到周大夫的帮助和治疗。

他在咨询过程中很内向,经常会与大夫抬杠,当周大夫问到服药的效果时,他感觉药效挺好的但自行停药了。

发作性睡病的患者经常在白天发作几次甚至几十次,晚上睡眠比较浅,经常会做梦,那么晚上睡不好,就会在白天补觉,这样整个一天都在像混沌的状态,对人的学习和生活极为不利。所以还需要去进行心理辅导。而这个男孩认识到了这个病给他带来的问题,可是他采取的是混日子。。

那么大夫就建议他应该一直服用,直到大学毕业,去服用药物是为了让人在白天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到了晚上就会好好睡觉。而他现在是白天、晚上都睡,他所学的专业经常是老师在课上讲课,底下人在趴桌子睡觉,老师不会去管,上完课就走人,那么他会认为大家都在睡,我也可以睡。

可是他没有想到别人是和他不一样的,别人可能会在白天的时候睡觉、看手机、打游戏,可是别人在想学习的时候也会去熬夜学习,而当他想学习时就会提不起劲儿。现在看到别人在混日子,他也混,那是他不知道在以后他会与别人落下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们想一想这个男孩在以后找工作,有哪个老板会雇佣他?经常白天时不时睡着了,在学校是混的状态,进到工作场合难道可以这么睡吗吗?周大夫告诉他得规律的运动,让白天清醒的时候多起来。

周大夫告诉他得了发作性睡病的病人,经常走在大街上困意袭来倒地睡着了,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地上,皮肤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看到路人的眼光,很难堪的爬起来,慢慢地就会变得内向,变得不想去和别人打交道,慢慢变成了社交焦虑,严重的情况还会形成回避性人格障碍。

那么可以自己开工作室啊!不用去和人打交道,并且他喜欢画画,是设计类专业的,那么艺术创作是需要多巴胺的,兴奋剂就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这样他就会更有灵感去画画。

他慢慢有了一个以后的人生方向。

有很多人对待疾病是不认真对待的,就像这个男孩一样,他晚上睡不好,那么他会想正好白天发作了想啥时候睡就啥时候睡,老师没讲完课那就接着睡。所以正是他晚上睡不好,白天才发作的次数多,作为大夫是要帮助他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通过用药,通过调整认知,给他树立清晰的一个学习和工作目标。

人不是被别人打败的,是被自己打败的。得了发作性睡病不要紧,不要让它成为你不上进的理由,并且这个病是有药可治,是需要让自己的心态积极起来。之前的你是被动地适应生活,今后你要去主动改变生活。

往往主动来寻求帮助的人会有很大的改变欲望,只是缺方法,那么周大夫就是他康复的明灯,可以帮助求助的患者治好。

大家想一想这个男孩的父母为什么在他19岁的时候又生个二胎呢?往往是父母对他太失望了,觉得在他身上看不到希望了,而父母内心又有那份爱,所以会把爱给这个小家伙身上。所以要意识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看法,父母已经对你失望,你就不要再对不起你自己。

你现在在大学可以随心所欲,不去学习,以后如果不去工作,那么你就在自毁前程,今后很容易发展成人格问题。并且还要去告诉他,大学是可以混的吗?就算别人混,他就可以混吗?他担心的是吃药的苦,可是他不知道吃药是在治病啊!两者相害取其轻,药的苦,和你的康复哪个重要?

不去深入地想这些问题,一味地得过且过,那么生活就会越来越不好。只有去转变观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给自己头脑注入活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乐观、更积极,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他说他内向,可是内心并不代表人际关系不会,对吗?有很多人说自己内向,我想说的是你只是不善于交际,你想一下当别人主动想和你说话的时候,你是愿意去沟通还是会回避呢?如果你是前者,那么你就不是内向,你只是不善于交际,但你不排斥和人的接触。

有很多人说自己记忆力不好,其实年轻人记忆力不好大多是因为焦虑造成的,去通过运动、听音乐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会帮助人缓解焦虑。

而且这个男孩是小时候发病的,往往越小发病,心理疾病会更重,想一想他是否经常会被他人嘲笑自己又睡着了,在大街上走路突然倒地不起,上课的时候头重重地碰到桌子上,时常看到自己的身体因为发作睡病的问题青一块紫一块,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自卑,会回避与人的接触,慢慢就变成了人际关系不好。

并且他之前通过服药的效果不错,那段时间的精神状态很好,并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只是因为被患者群的一些人影响了自己的判断。那么之前我们常听说过一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现在我们要想到:三个臭皮匠还是臭皮匠,因为他们并不是专业的啊!我们需要听专业的人的建议,这才是智慧的做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实例,患者,错误,周大夫,父母,臭皮匠,男孩,记忆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什么是发作性睡病?
    打开APP 裕华中医周香萍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