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长三角 | 上海新规:至2020年底,将重点建设5家研究型医院
上海
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今天成立
经市民政局批准,上海市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今天(20日)成立,这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进一步推动区域养老合作发展的又一新举措。
据介绍,该中心成立后,将在上海市民政局指导下,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具体承接与落实养老行业区域合作创新任务,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养老的政策研究、行业交流和项目落地。(文汇网)
官方通知,上海公立医疗机构耗材开始0利润
根据上海医保局和卫健委半月前印发的文件,从今天(12月20日)开始,上海各公立医院医疗器械将按实际购进价销售,不得加价,零差率政策落实执行。(赛柏蓝器械)
85家智慧健康驿站亮相申城
日前,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85家“智慧健康驿站”正式亮相申城,面向居民开放。今后,市民只要手持身份证、医保卡或手机端,前往智慧健康驿站,就能实现健康自检、健康指导等一系列自我管理。同时,“12320—上海家庭医生服务专线”开通。(长三角健康)
上海新规出台:至2020年底,将重点建设5家研究型医院
日前,上海发布《关于加强本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规定,推进一批研究型医院建设,推进生物治疗技术和重大创新产品临床应用,允许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和器械有条件用于临床患者。
到2020年底,上海将重点建设5家研究型医院,使其成为重大疑难疾病的诊疗平台、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引领本市和国家临床研究发展。(上海市卫健委)
一体化戒烟和肺癌筛查项目在沪启动
近日,“健康中国控烟与肺癌防治行动暨一体化戒烟服务项目”在上海启动。据悉,“一体化戒烟服务项目”是一个基于工作场所的控烟和肺癌防治长期项目,将从线上互助、线下活动、专家解惑、肺癌筛查、大病保险等多维度入手,通过企业管理层带动员工参与、以福利形式提供一体化戒烟服务。(文汇报)
上海市卫健委:全市有36家医院开展戒烟门诊服务
18日,上海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处长、上海市健促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彤在“健康中国控烟与肺癌防治行动暨一体化戒烟服务项目启动仪式”上致辞时指出,上海有36家医院全面开展戒烟门诊服务。“我们希望这张网织得更密,更多医院开展戒烟门诊服务。”(界面新闻)
沪上首例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成功开展
日前,沪上首台全新一代(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亮相,由它辅助参与的前列腺癌根治手术“首战告捷”。这意味着患者足不出“沪”,就有机会体验全新一代机器人手术系统。据悉,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可覆盖几乎所有外科术种,特别是在疑难、复杂外科手术上,更符合“精准微创、快速康复”的现代外科理念。(上观新闻)
上海首例!瑞金医院将最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体内
18日上午,在经过了一年的临床研究后,瑞金医院成功完成上海首例、全国首批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该首例植入的落地,标志着瑞金医院心内科心律失常诊治水平迈入国际领先水平。(中新网)
上海市多家单位用上医械身份证
近日,上海市药监局、上海市卫健委印发《上海市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显示,上海市有32家械企和12家其他使用单位入选第一批参与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单位。(上海市药监局、上海市卫健委)
上海填上居保家庭病床服务结算盲点
上海居民医保患者建立家庭病床,有了明确结算编码。近日,上海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发布公告:上海医保结算项目网公布“家庭病床巡诊费(居保)”和“家庭病床上门服务费(居保)”两个诊疗项目结算编码。这意味着,今后家庭医生为居保患者提供家床服务,路径更加清晰。(解放日报)
上海市14家医疗机构拟纳入医保定点
近日,从上海市医保局传来消息:经市、区两级医保经办机构组织评估,拟将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第三执业点、杨浦区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控江路1039弄社区卫生服务站、闵行区浦江春天长者照护之家医务室等14家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即日起至12月17日公示。
上海首批两家三甲医院对接“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
在近日举行的东方器官移植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对接上线正式启动。上海首批两家三甲大型公立医院正式对接“施予受”平台,未来在这两家医院登记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可以直接进入“施予受”平台数据库。(中新网上海)
江苏
江苏将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点阅读全文)
近日,江苏省医保局联合省卫健委、财政厅印发《关于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19年12月30日24时起,取消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可单独收费医用耗材的差率和差额加成政策,销售价格按实际采购价格执行,不得在实际采购价格之外,接受经营者给予的价格折扣或其他形式的折扣。(江苏省医保局)
江苏89家医院成立口腔颌面外科诊治联盟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苏省口腔医院在南京举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联盟”成立大会,来自新疆、山东、浙江、安徽和江苏5个省市自治区共89家医院的口腔颌面外科团队进盟进来。(南京晨报)
江苏:15项举措为民解难题
近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行“为民服务解难题”服务举措的通知》,围绕群众看病就医需求,通过深挖内部潜力、充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推出15项为民服务解难题举措,努力构建就诊便利、沟通有效、诊疗安全、服务可及、信息共享、服务一体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健康报网)
南京探索“专家+行政”医疗机构药品监管新模式
近日,南京市市场监管局通报,今年以来,该局发挥地区药学技术人员专业优势,采取制度引领、建立队伍、规范标准、细化实施、共享经验“五步推进”的办法,在江苏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专家+行政”的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新模式,实现了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和监管水平双提升。(南京日报)
南京秦淮打造首个“跨体制医联体”
近日,记者从秦淮区获悉,秦淮中医院已与南京航天医院正式签约 “中医康复医联体”,成为秦淮区首个“跨体制医联体”项目。
秦淮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秦淮区还将突破区域界限,实现跨区、跨市、跨省的联合,通过建立“医联体”,打通健康“绿色通道”,为建设“健康秦淮”打下坚实基础。(南报网)
淮安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有保障
近日,淮安市出台《淮安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实施细则》。细则对保障对象、保障水平、就医管理、保障措施等作了明确规定,这将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下简称“两病”)患者门诊药品费用负担。(淮安市医保局)
无锡7万老人享受上门援助服务 居家养老政府买单
近日,记者从无锡市民政部获悉,自去年11月出台《无锡市市区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实施办法》以来,市区近7万老人,按照类别的不同,可以享受最少一个月一次、最多一周两次、每次两工时的援助服务。据悉,《办法》中规定有17类特定老年人可以享受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康复护理、精神慰藉这四类政府购买的服务。(无锡日报)
浙江
长三角地区儿童医疗联盟构建协同创新网络(点阅读全文)
近日,长三角地区儿童医疗联盟年度论坛在杭州举行。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布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案,并现场招募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协同创新网络单位,希望联盟单位共同参与建设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科技创新体系。(新华网)
浙江:国内首个《用药交代规范》地方标准发布
近日,《用药交代规范》地方标准经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将于2020年1月16日正式实施,标准编号DB33/T2232-2019。
该规范作为全国首个此领域的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药事管理领域的标准空白,明确了用药交待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用药交待方式;制定了具体的用药交待流程、用药交待内容、用药交待质量监控机制、内容和方式;提出了培训与考核的内容与要求。(浙江省卫健委法规处)
浙江省县域医共体急救联盟成立
近日,在磐安召开的浙江省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浙江省县域医共体急救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联盟第一批成员单位共169家。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强化最基层医务人员的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为基层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金华新闻联播)
12月25日起,高血压、抗肿瘤、哮喘等25种药品降价
近日,浙江省医疗保障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浙江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实施工作。
在此次扩围中,浙江约定采购量占联盟地区总约定采购量的1/6,居首位;选择供应浙江的25个品种中,16个品种为最低价中选品种;3个品种为原研药产品。中选结果执行后,预计可节约医疗费用约26亿元。(长三角健康)
浙江95%省市级医院检验检查报告实现“掌上查询”
近日,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牵头,浙江省医疗保障局、人力社保厅、大数据局共同推出的国民医疗健康专区在浙江政务服务App“浙里办”上线。
目前,浙江16家省级医院和11个设区市61家市级医院检验检查电子报告查询服务已正式推出,超过全省省市级医院总量的95%,其中宁波、绍兴、湖州、嘉兴、台州实现市级医院检验报告全覆盖。(新华社)
浙江实施“551卫生人才培养工程”
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与财政厅联合制定《浙江省新一轮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将于2020年1月5日起实施。“在5年内,全省分批培养50名领军人才、500名创新人才、1000名医坛新秀”。(浙江省卫健委)
浙江向社会征求长三角区域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意见
按照《关于扩大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和《长江三角洲区域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浙江省《关于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浙江药监局)
金华市简化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程序
18日,金华市市场局官网消息称,本月起《金华市关于简化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工作的通知》正式执行,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程序得到进一步简化,此前于13日上午该市成功首张颁发首张“申请+承诺”《药品经营许可证》。(金华市市场局)
台州以“智慧监管”治理执业药师“虚挂”乱象
近日,记者从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市通过“智慧监管”治理执业药师“虚挂”乱象取得明显成效。据悉,“智慧监管”具体体现在“阳光药师”项目,该项目通过在线监控、在线考勤等方式汇集数据以及定期分析,为执业药师在岗在职监管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台州市已有6家药品零售连锁总店、389家零售药店实现“智慧监管”对接。(中新网浙江)
全国首批 全市唯一 嘉兴一院高血压达标中心通过认证
日前,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公布2019年第一批次高血压达标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名单,嘉兴市第一医院作为全国首批(全市唯一)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单位(牵头医院),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材料审核、专家网审和细致全面的现场核查,在136家首批建设单位(牵头医院)脱颖而出、通过认证。(嘉兴在线)
安徽
安徽省首个海外中医药中心落地雅典
日前,安徽中医药大学雅典中医药中心在希腊雅典正式开业,由安徽中医药大学与希腊国际健康旅游中心合作建立。这是中国在希腊建立的第一个中医药中心,也是安徽省第一个海外中医药中心。(安徽省卫健委)
安徽建立全程可追溯的中药材监管体系
19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安徽省中医药条例(草案修改稿)》,修改稿明确,推动中药材品种监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的中药材质量监管体系。(合肥晚报)
安徽省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近日,随着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天河村(社区)卫生室正式开诊,安徽省实现了全省4800万农村服务人口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覆盖,全面消除了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中国新闻网)
安徽建设互联网医院开放线上处方和复诊业务
近日,安徽省互联网医院诊疗及监管平台建成并运行,首批5家互联网医院(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京东方医院)将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服务。(新华网)
2020年底前安徽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底前,安徽实现以养老保险政策统一为基础、以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为核心、以基金预算管理为约束、以信息系统和经办管理为依托、以基金监督为保障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江淮晨报)
阜南对“黑诊所”和村医非法行医开出“处方”
从12月16日至2020年3月,阜南县卫健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村医在家私自行医乱象行动,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设在“城中村”、经开区及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较密集的“黑诊所”;小集贸市场周边等无证行医的“黑诊所”及游医;村医在村卫生室以外私设诊所及村镇偏僻地点的“黑诊所”;药房“坐堂行医”、个体诊所超出登记范围开展执业活动、擅自变更执业地点、变更主要负责人、变更名称未做变更登记等医疗乱现象行为。(阜南卫健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