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上班、上课发困或者上午饥饿与你的早餐有关系?

2019-12-19   北京朝阳医院

上课时为什么会困?

作者:宁志伟

在一次为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生讲课的课间,我发现有的同学趴在桌上打盹。我就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上课时为什么会困?

我告诉大家,上课睡觉有几个原因:首先,是老师讲课不好,讲课不够不吸引人,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其次,是先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睡眠不足;再次,这个原因更常见,也常常被忽视,那就是跟你的早餐有直接关系,早餐中减少淀粉和糖的摄入,增加蛋白和脂肪摄入可以减少餐后困倦。为了预防上课困倦,可以喝点茶或咖啡。

提起上课睡觉,我自己有过痛苦的经历:小学初中走读,从无上课睡觉,高中住校,座位在第一排老师眼皮底下,常有上课困倦,想睡觉又不敢,强打精神,经常被老师发现上课打盹,有时主动到后排站一会儿。

三十五年前,我读大学时,学校食堂的早餐只有馒头、玉米面粥。每到上午两节课后,我就困倦、饥饿难耐,经常上课睡觉,还经常逃课。我开始还以为早餐吃得不够多,就从2个馒头增加到3个馒头,但是,仍然上课困倦思睡,对此曾经痛苦不堪,为了补习白天丢下的功课,不得不夜间熬夜。

成为内分泌大夫之后,我发现一些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患者,在喝了葡萄糖后等待采血时出现心慌、出汗症状,化验结果常有血糖下降和胰岛素水平升高,实际上是反应性低血糖。

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午饭后容易犯困,普遍的解释是进餐后大量血液流向胃肠道,大脑相对缺血,所以,容易犯困。但是,我认为,进餐后,尤其是进食碳水化合物后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的大量释放和波动,促进葡萄糖向细胞内转移,容易引起反应性血糖波动,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困倦。

临床中也经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人在上午十点左右出现心慌、困倦和饥饿现象,需要进食才能好转。这也是反应性低血糖的表现。

这种情况还常见于一些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这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恰当的表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出现之前数月或数年前,常有有反应性低血糖表现。

反应性低血糖纠正起来很容易,只要限制淀粉摄入,增加蛋白和脂肪的摄入就可以避免发作。简单做法是早餐吃些煎、炒或煮鸡蛋,或者多进食奶酪、肉食,尽量减少米面等淀粉摄入即可。对于饮食习惯难以改变,比如无面不欢,嗜面如命的山西人、陕西和河南人,可以在早餐前试用一片阿卡波糖,往往能够预防发作。原理是脂肪和蛋白很少刺激胰岛素分泌,阿卡波糖延缓淀粉摄入,使胰岛素和血糖波动减少,从而预防反应性低血糖的发生。

对于常有餐后低血糖发生者,为了交通安全,不要餐后马上开车,以免困倦,可以喝一些咖啡或者浓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饥饿,早餐,上班,胰岛素,反应性,低血糖,淀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