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普”“合”“专”“优”溶栓模式 缩短溶栓时间窗
1、“普”就是普及。通过宣教和培训让老百姓认识卒中、熟悉绿色通道、减少院前延误,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脑卒中识别及干预能力。每月初在门诊或社区开展义诊活动,每年卒中日进行大型义诊(图三),筛查卒中高危人群,建立高危人群档案,普及脑卒中的识别、预防知识
开展溶栓讲座,让群众了解溶、接受溶栓;每月底开展病友会,邀请心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脑卒中高危人群多见的科室患者参加,交流脑卒中的防治知识;设立卒中门诊,对高危人群单独接诊,专职医生、护士完成诊疗、建档工作;在门诊、病房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门诊LED屏滚动播放处卒中防治宣传片;建立“卒中之家康复交流平台”加强患者及家属沟通,联系本地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开展知识讲座、专栏介绍脑卒中和溶栓治疗模式,以多媒体方式与百姓互动见(图四);
2、“合”就是合作。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打破学科壁垒,成立由神经内科、门急诊、介入科、神经外科、检验科、麻醉科、影像科信息科等12个科室组成的多学科卒中团队,强调协调合作,一切以缩短DNT为目标。为了提高溶栓质量、保障溶栓安全,我们每周、每月都会举行MDT质控会议,分析DNT延误原因,将DNT、溶栓救治率、救治疗效作为质控标准,并由医务处牵头,实施整改,每次改进1分钟、2分钟,逐渐缩短DNT时间,打通绿色通道的每个环节,
3、 “专”就是专业。在提高专科医师溶栓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我们打造了一支由溶栓专员领衔的,多学科专业团队,统一溶栓救治流程,有效的缩短了溶栓时间窗。
4、“优”就是优先。时间就是大脑,溶栓每提前一秒钟就能多挽救190万个脑细胞!我们采取了“卒中患者绿道优先;患者家属专人优待;溶栓流程全员优化”的工作模式,有效缩短院内救治时间。急诊分诊、药房、CT室等所有相关窗口张贴卒中优先标示,同时在地面上标识绿色通道的地标,明确指引,节约就诊时间。每一位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均佩戴绿道的徽章,便于卒中患者家属呼叫;在患者胸前粘贴绿道标识,让患者可以优先检查,优先治疗;当急诊分诊护士疑似急性卒中患者后,立即呼叫溶栓医生,患者及家属即刻接受溶栓医生和溶栓护士的一对一专人接诊,并陪同完善所有检查,使得家属和我们的沟通更为紧密,让我们与介入、急诊等科室协调的工作更为快捷;我们专门定制了移动溶栓车,包含溶栓用药物及心电监护等器材,让患者在急诊溶栓、在CT室溶栓,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就地溶栓;所有检查单据、处方等均加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先诊疗后交费,优先检查,优先通行;将绿色通道处置室设置在急诊CT室旁,10分钟启动CT快速检查;与检验科合作,5分钟内完成血常规,20分钟内完成凝血机制及血生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